趙啟明搶著回答,眼鏡片后的眼睛閃爍著狂熱的光芒,他指著屏幕上一條標紅的參數。
“基本參數解析出來了。
這根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火藥動能武器。
它使用的是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基于超高密度能量約束原理的發射機制!
你看這里!”
他放大了一個復雜的能量回路模擬圖。
“能量來源似乎是內置的某種微型化、超高效率的‘冷聚變’核心?
或者是真空零點能提取?目前還無法完全確定!
但它的能量轉換效率和輸出功率…簡直是…是顛覆性的!”
陳院長也激動地補充道:“材質分析也印證了。
這種我們命名為‘黑曜’的合金,不僅僅是物理強度逆天。
它對能量的傳導、約束、定向釋放能力,更是超乎想象。
配合那種獨特的能量發射機制…
老雷,這東西的威力、射程、精準度,保守估計。
比我們現役最好的單兵武器提升了…百倍起步!”
屏幕上滾動著初步測算的恐怖數據:
理論有效射程超過5公里,彈道近乎絕對平直。
能量彈丸初速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數值。
穿透力模擬顯示可以輕易洞穿重型坦克的復合裝甲…
指揮中心里其他參與研究的專家們也都是一臉狂熱,議論紛紛:
“簡直是…能量武器小型化的終極形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