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宋青書和楊素歡樂地再次踏上歸途時,千里之外的大都,汝陽王府,卻是另一番景象。
王府深處的書房內,檀香裊裊。
身穿蟒袍,面容威嚴的汝陽王察罕特穆爾,正端坐于太師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
在他面前,站著一個身形挺拔、面如冠玉的年輕將領,正是他的兒子,被譽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的王保保。
而在王保保身旁,一名王府密探正單膝跪地,低著頭,恭敬地匯報著近來天下各方的動向。
“啟稟王爺,小王爺。近來天下局勢,波詭云譎。南方的陳漢義軍,在陳友諒的帶領下,異常活躍,頻頻與我朝地方軍隊發生沖突,已連下數城,聲勢頗為浩大。”
“哼!一群烏合之眾!”察罕特穆爾冷哼一聲,不屑道,“陳友諒此人,有小智而無大謀,不過是一個打漁的,不足為慮。讓地方官府自行處理便是。說重點!”
“是!”密探不敢怠慢,繼續道,“明教,自光明頂一戰后,便偃旗息鼓,龜縮西域,新任教主張無忌上臺后,更是下令各地分舵不得與我朝發生正面沖突,似乎在休養生息。”
“至于那支盤踞鳳陽的玄武軍,也同樣沒什么動靜,近日似乎并無出兵之意。”
王保保聽到這里,眉頭微蹙,插話道:“越是安靜,越是反常。他們現在越是低調,就說明他們在謀劃著更大的圖謀。繼續說,江湖上有什么動靜?”
“回小王爺,江湖上,自光明頂之后,六大派(除武當外)皆元氣大傷,如今都在休養生息,倒也還算平靜。唯有那武當宋青書,近來又搞出了不小的動靜。”
“哦?”察罕特穆爾來了興趣,“說來聽聽,那宋青書又做什么了?”
“據我們安插在少林的探子回報,不久前,宋青書攜一白衣女子,三上嵩山,說為女子治病,求取少林至寶《洗髓經》。少林方丈空聞本不欲允,宋青書便以一人之力,挑戰少林三渡神僧結成的‘金剛伏魔圈’大陣!”
“結果如何?”王保保追問道。
“結果”密探的臉上露出一絲駭然,“結果,他當著少林數百僧眾的面,硬生生破了那座號稱百年來無人能破的護法大陣!最終,少林寺信守承諾,將《洗髓經》交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