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遼東,為大乾北方的兩個重要屏障。
燕云包括幽州、檀州、薊州,以及云州、儒州、武州。
燕云的范圍比遼東要更加廣闊,為屏護中原,守備京師的重地,人口數更是遼東的三倍多點。
自去年北蠻新王發動戰爭以來,燕云全線遭受北蠻猛攻。
檀州、薊州、儒州、武州,因為直面北蠻,戰事就從未停息過。
后喜峰口被北蠻攻陷,北蠻打開了通往檀州的要道,戰火蔓延到檀州之內,進而波及薊州、幽州。
檀州,位于燕云最東,緊鄰遼東的渾河縣。
檀州一亂,遼東也無法獨善其身。
尤其是除夕夜前后,北蠻趁著大乾邊軍過除夕,奇襲薊州,令燕云軍損失慘重。
遼東總兵袁崇希當即令各軍整軍備戰,立刻停止休沐返回軍中聽候調令。
寧遠關,冬,正月初十。
林楓在寧遠關停留了兩日,指揮使李成梁終于召見校尉與千夫長,一起議事。
議事廳內,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上面包括遼東、燕云,以及北蠻的地形圖。
李成梁沉聲說道:“北蠻奇襲,薊州衛一戰損失了一千人,北蠻的猛虎部、野狼部、黑狐部皆有參與此戰。”
“就在前日,北蠻將軍和卓率軍抵達了檀州,看來北蠻韃子已經合兵一處了。”
遼東是塊硬骨頭,北蠻雖然打進了遼東,但未能繼續擴大戰果。
反倒是燕云,喜峰口一旦落入北蠻手中,北蠻就可長驅直入攻擊檀州。
徐川眉頭微蹙,問道:“大人,朝廷可有什么決策?這燕云戰事急迫,拖不得啊,喜峰口若拿不回來,始終是個禍患。”
徐川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燕云名為一體,實則地理上分為兩個部分。
一處為“燕”,也就是幽州、檀州、薊州三州區域,一處為“云”,包括云州、儒州、武州。
檀州北面的喜峰口被破,牽一發而動幽、檀、薊三州,遼東勢必會遭受連累。
李成梁沉吟片刻,道:“消息朝廷已經知曉了,但如何決策沒有那么快。”
“西北,隴西城之圍剛解開,尉遲將軍浴血奮戰,與回軍兩敗俱傷,那邊的精銳需要休整,非個月休整不能行動。”
“朝廷要平檀州的禍亂,要么動用京軍大營剩下的精銳,要么從周邊調兵去支援檀州。”
林楓聞心中一動,從周邊調兵?檀州附近的生力軍不就是遼東軍嗎?
怪不得袁崇希將將士們提前叫了回來,看來他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
邱真猶豫片刻,說道:“京軍大營常備中央軍十萬,為平定西北尉遲將軍帶走了五萬人,如今還剩下五萬人,若繼續將京軍派出去,恐怕京城守備兵力不足……這支援的差事,大概會落到我們遼東軍的頭上。”
邱真說得很委婉,什么京城守備兵力不足,京城位于大乾各邊軍保護之下,根本不用擔心異族入侵到京城。
京城真正要防備的,正是統兵的大將。
若京城守備兵力不足,一旦誰有異心進攻都城,便是一場塌天大禍。
校尉張玉咧了咧嘴,對李成梁說道:“大人,咱們真要去燕云?這才沒太平兩天就去燕云,將士們不會愿意過去的。”
李成梁瞥了張玉一眼,嘆了口氣道:“不愿意?誰愿意去打仗?但燕云與遼東休戚與共,這時候不出兵難道等到燕云陷落?”
頓了頓,李成梁對眾人說道:“你們回到各自駐地后,務必整備兵馬,挑選精銳,刻苦訓練。”
“本將估摸著,如果朝廷的政令下來,最多半個月時間,我們就要開拔去檀州,平禍亂。”
要去檀州了……
林楓暗暗蹙眉,對此戰頗為擔心。
兵士異地作戰,還是大雜燴地聚在一處,可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李成梁發了話,眾人只得遵從。
林楓從寧遠關返回黃龍堡,加緊訓練兵卒,打造兵器。
他手下的兵都是寶貝,若真迫不得已去了檀州,林楓要盡量保證,將他們完完整整地帶回黃龍堡。
時間匆匆流逝,三日后。
黃龍堡,林楓書房。
林楓的目光掃視著文書,時而皺眉,時而提筆做記下批注。
在林楓身后,站著一位身著淺綠色襖裙的姑娘,面容清秀,亭亭玉立。
她姓楊名彩環,乃是楊平安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