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卑躬屈膝。
“那我們可以近距離觀看t3485坦克嗎?”
“可以!”話音剛落。
幾個毛熊士兵便拿紅繩把t3485坦克隔離,不許任何人靠近。
其中一個毛熊代表用一口蹩腳的中文說道:“你們,不許超過這條紅線……”
“這……”
“欺人太甚了!”
“毛熊那是來援助技術?這分明就是請來的大爺!”
“行了,別吵了!”其中一個技術組長勸說道:“萬一破壞中蘇關系,咱們就是罪人!”
沒有技術,你只能韜光養晦,只能埋頭苦干。
“條件有限,那我們就把坦克畫出來,回去慢慢研究。”
“對,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就不相信了,外國人能造坦克,我們憑什么不能……”
“對……說干就干!”
一個個技術人員在距離五米開外,開始描畫t3485坦克。
他們分工明確,一個一個零部件地畫,最后再拼接起來。
遠處的林天看到這一幕,腦海里突然泛起了“墊腳將軍”。
1980年64歲高齡的劉將軍首次登上美軍航母“小鷹”號,美方以保密為由拒絕讓其觸碰設備。
劉將軍為詳細觀察,不得不踮腳、伸頸查看,這一舉動被媒體記錄并傳播,成為我國發展航母事業的象征性畫面。
回國后劉將軍推動我國航母事業發展,提出“龍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的誓。
科研工作者太不容易了!
為了一個攻克一個技術,他們沒日沒夜的工作,枯燥乏味,忘我,隱姓埋名一輩子。
想到這,林天肅然起敬。
半個小時后,毛熊以關門為理由把所有人趕出了車間。
面對毛熊發百般刁難,技術人員并沒有氣餒,而是回到車間。
他們把各自畫的零部件拼成一副坦克圖片。
但可惜的是,由于時間太短,他們并沒有把完整的坦克畫出來。
“沒關系,我們明天繼續……”
“來,我們復習一下今天講的內容……”
眾人干勁十足,開始探討著。
夜深了,設計室的燈還亮著。
有人趴在桌上睡著了,手里還攥著計算尺,
有人對著公式推導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個的眼睛布滿血絲的眼睛上。
沒人喊累,也沒人抱怨,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造出龍國人自己的坦克。
讓那些看不起我們的人瞧瞧,龍國的骨頭是硬的,龍國人的智慧和力氣,能啃下任何硬骨頭。
那份被輕視的不甘,早已化作了熊熊燃燒的動力,在每個人心里翻騰。
他們知道,這條路難于登天,但腳下的土地,肩上的責任,還有那句“十年造不出”的斷,都在推著他們往前沖。
一定要造出坦克,一定要讓龍國的鋼鐵洪流,早日碾過所有的質疑和輕視。
天亮了。
突然,有人發現:“咦,這些坦克零部件好像有些眼熟啊!”
“是啊,你這么說,我好像想起來了,前段時間,我好像生產過這個零部件……”
“我看看……”
然而,經過對比后眾人猛然的發現這些零部件好像都生產過……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