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這時,首長等人正在商議如何解決全國人民溫飽的問題。
“首長,我國經歷了抗戰,解放戰爭,各地糧倉虧空,不少難民和貧困居民,連飯都吃不上……”
目前,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遠未解決,糧食問題仍十分嚴重。
經過長期戰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194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僅113億噸,人均糧食占有量約209公斤,遠低于維持基本溫飽的需求。
1950年雖開始恢復生產,但基礎薄弱,總產量提升有限,難以滿足4億多人口的消費需求。
而且,部分地區因戰爭破壞、自然災害(如1949-1950年的水旱災害)等,糧食短缺問題突出。
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農戶普遍處于“半饑餓”狀態,靠野菜、粗糧摻合度日的情況較為常見。
舊社會的土地制度尚未完全改革(1950年《土地改革法》剛頒布,全國土改逐步展開)。
地主階級仍占有大量土地,農民糧食收獲后需繳納高額地租,進一步加劇了底層民眾的糧食困境。
同時,交通不便導致糧食調撥和流通效率低下,加劇了局部地區的短缺。
總體而,目前的龍國仍處于戰后恢復初期,糧食問題是亟待解決的首要民生難題。
“我們應該加強土地管理以及農業規劃,起碼讓老百姓吃上飯,吃飽飯……”
老人深有體會:“沒錯,只有老百姓吃飽飯,社會才能穩定發展,各行各業才能平穩進步,龍國才能走向富強。”
“糧食是我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隨后,眾人開始商議具體可實施的方案。
“我建議從三個方面:完善土地改革、農業生產持續恢復及集體經濟發展,進行全面推動……”
“對,我們還可以這樣……”
商討十分激烈。
一個小時后,會議結束了。
“行,各部門落實具體的行動方案,全國推行……”
“是,首長!”
不過,老人還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首長詢問道:“你是在為瓊崖的事情擔心?”
瓊崖的事情牽動著大家的心,一天得不到解決,首長等人睡不著覺。
總參謀長:“你們說,這50式步兵戰車能扛得住瓊崖海峽的暗流嗎?”
“這也是我最擔心的,瓊崖天氣變幻莫測,50式步兵戰車或許能在平穩的河流中穿行……但瓊崖海峽……”
海峽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最大寬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寬度295公里。
地形復雜,壞境惡劣。
瓊州海峽海流受季風影響很大。
除6、7月外,其余時間均由東向西流動,東流流速大,西流流速小,但東流時間短,西流時間長。
海峽海流湍急,最大流速可達255米秒~306米秒,海峽南岸的沿岸表層海流,西向流為06米秒,東向流為082米秒。
老人:“這對50式步兵戰車是一種全新的考驗……不過,我相信,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的。”
話音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