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飽滿且輪廓清晰,嘴角微微上揚,總是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仿佛隨時都準備與人分享她的快樂。
她的嘴唇顏色自然而紅潤,無需過多修飾,就已經美得動人心弦。
當她輕輕啟唇說話或微笑時,那瞬間綻放的魅力簡直無法抵擋。
一張標準的鵝蛋臉,線條柔和流暢,弧度優美。
臉頰圓潤而有光澤,肌膚白皙細膩,猶如羊脂玉一般,吹彈可破,讓人忍不住想去觸摸。
“你好,邱淑珍同志,聽說你是對遺傳學十分感興趣?”
現在還沒有基因工程學一說。
在基因工程正式確立前,相關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
準備階段(1944-1953年),avery等科學家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實dna是遺傳物質。
到發展階段(1958-1971年)發現dna聚合酶并實現體外dna合成,提出“合成生物學”概念。
最后是成熟階段(1973年后),推動基因工程進入產業化應用。
邱淑珍:“是的,我覺得遺傳學很有意思,它可以不斷重組,獲得新的物資……太神奇了。”
林天:“知道我為什么會找你嗎?”
“不知道,還請林院長明示……”
“你聽說過雜交水稻嗎?”
邱淑珍搖了搖頭。
“雜交水稻就是通過不同品種的水稻雜交,利用自然基因重組產生優勢性狀(如抗病性、高產性),再經人工選擇培育形成新品種。”
“培育種子?”
“沒錯,把互不相同的兩個或多個稻種的優良特性雜交后后代中表現的一系列優異性狀的水稻。”
“其原理是通過不同親本之間的配對與結合,使不同優良基因進行組合與增強,從而達到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的目的。”
“一般來說,雜交水稻培育成功后的單產可比傳統水稻提高20至30左右。”
“一畝田的產量可達到1000公斤到1500公斤以上。”
“這個產量增長,對于全球的糧食安全而非常重要,你也知道,我國目前糧食產量的情況……”
說起糧食問題,邱淑珍表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眼神之中閃過一抹淡淡的傷感。
腦海里泛起了一些不堪回首的回憶。
林天并沒有注意到邱淑珍的情緒變化,繼續說道:“雜交水稻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如抗旱、抗病、抗寒、抗淹等。”
“可更好的適應不同的種植環境,從而進一步增加產量。”
“一旦培育成功,我們將解決四萬萬同胞的溫飽,拯救千萬人!”
“所以,邱淑珍同志,你愿意擔任此項目的負責人嗎?”
邱淑珍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我愿意……”
這時,林天才注意到邱淑珍眼眶里泛起的淚花,于是好奇的問道:“你沒事吧!”
“其實,我弟弟就是被餓死的……”邱淑珍哽咽著,一副往事不堪回憶。
當年,父母對弟弟的偏愛還歷歷在目。
為了生存,邱淑珍從小就十分獨立,學會養活自己,反而她的弟弟在戰亂的時代終究沒有活下來。
林天從邱淑珍的眼神里看到了憎恨,讓人心生憐憫,于是便沒有追問下去,而是輕聲說道:“邱淑珍同志,那我們開始吧!”
“好的!”
邱淑珍聞瞬間像變了一個人,從悲傷中回過神來,渾身散發著干練和精芒,充滿干勁。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