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了一出狗咬狗的大戲,林潯心情頗好。
原本她是想把何月容叫來,讓她幫忙照看一下小燕的,霍儼州還在公安局沒回來,她要去農場處理飼料的事。
她說要走的時候,小燕乖乖點頭,哪怕再不舍得,也不哭不鬧的。
可她剛走出病房,一回頭,就發現小燕拼命地眨著那雙霧蒙蒙的眼睛,望向門口的方向,好像害怕林潯過很久才會回來,要努力把她的樣子記住。
這一刻,林潯忍不住心軟了。
她找到大夫,詢問能不能把小燕帶出去,外面冰天雪地,雪的反光可能會對眼睛有害。
“這倒是沒事,偶爾的刺激對恢復視力是有好處的。”
一聽這話,林潯連忙返回病房:“小燕,要不要跟姨一起去?”
“要!”小燕興奮得差點從床上蹦起來!
何月容:“嫂子你照看得過來嗎?”
“沒事。”林潯給小燕穿外套,小燕長期生活在那種環境中,實在太過壓抑,與其她讓孤零零的待在病房,不如出去走一走,精氣神都能好些。
今天送林潯去農場的人依舊是達姆,看到小燕,他整個人都傻了:“這,小黑怎么在這里?”
“這是小燕,是我和霍儼州的小侄女。”林潯簡單解釋了一遍。
達姆震驚:“人和人之間的緣分也太神奇了,不過這下可好了,這孩子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能成為霍團長和林大夫家的小孩,以后肯定很幸福。
林潯不知道達姆在想什么,不過她也覺得,緣分真的很神奇,她之前好幾次都想收養小燕,沒想到現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成功了。
但也不會太久,呂毓芝和霍大哥就要來了,到時候肯定會帶著小燕離開。
想到兩人所剩無幾的相處時間,林潯緊緊握住小燕的手,心里滿是不舍。
這次報名要飼料的,一共有三個農場,五個生產隊,這邊羊群的數量比較龐大,但問題和之前的都差不多,主要是母羊無奶,所以藥方也不用有太大的改變。
負責人看著林潯專心致志地配藥,感嘆道:“林大夫,要是你這飼料能運到別的地方去就好了。”
林潯一愣:“什么意思?”
負責人道:“我愛人是漢族人,老家在河省,他們那養豬的人比較多,但我聽她說,養豬也很容易生病。”
養豬倒不是容易生病,只是內地比起西北這邊,獸醫的數量太少了,所以只要有點小病就很麻煩,基本上家畜生了病,就只能找點土方子抓藥來治。
運氣好就能起作用,但凡運氣差點,那只能聽天由命了。
林潯隔著這么遠,不可能給內地的家畜看病,但是聽負責人這么說,她突然腦中靈光一現——
可以開一家飼料廠啊!
西北這邊的獸醫去不了內地,但是飼料可以賣過去。
飼料雖然不能治病,但可以通過其中的中藥成分,提高家畜的抵抗力,這樣就能大大降低發病的幾率。
后世的飼料全是用蛇皮袋裝著的一大袋,現在運輸不便,那就可以簡化一下,把藥材磨碎后做成小藥包,再把使用方法寫在紙上,弄成說明書。
這樣等到需要使用時,大家按照說明書,自己就能調配了。
現在不能私人辦廠,但是可以以公社的名義開廠,如果這飼料廠真的開起來了,不僅能造福廣大農民,林潯在公社的名聲更能上一個臺階了。
畢竟開廠就意味著有工作機會,一個廠子至少也有十來個工人,真有這種好事,公社領導還不得樂瘋?
那等到年底競選副主任時,哪怕她再年輕,資歷再淺,誰還敢說她沒資格?
林潯越想越覺得這事可行,但這件事得從長計議,因為飼料的種類有很多,她得把常見的飼料都給規劃出來。
而且現在物資貧乏,要用最少的原料,起到最大的作用,降低成本,才能有利可圖,廠子才能真正的開起來。
腦子里千頭萬緒的,卻不妨礙林潯干活,她很快就把藥方寫好了,并指導牧民們調配出第一批飼料。
“您先試試,如果有什么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林潯道。
負責人高興極了:“好!謝謝你了林大夫,要不留下來吃頓飯吧?我今天特意準備了魚呢,昨晚剛從河里撈上來的,巨鮮!”
“不用了,我還趕著去下一家。”
林潯說完就要走,負責人急得不行,連忙跑到食堂把桶里的魚撈出來,穿上草繩,怕林潯拒絕,特意把魚塞給了小燕:
“小孩你拿著吃,你看你這么瘦,多吃點魚補補!”
還說完就走。
林潯哭笑不得,只好從小燕手里把魚接過,“那回去了姨給你燉魚湯喝。”
小燕連連點頭。
哪知這還只是個開始,之后林潯不管去哪里,負責人都要給她送東西,擔心-->>她不要,全都直接塞給了小燕,美其名曰都是給小燕補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