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鐵騎長驅(qū)進(jìn)軍,如入無人之境。
而第一回的刺殺便是在鄂邑。
鄂邑是楚國別都,城高池深,固若金湯,單是壕溝便寬達(dá)二丈之余,因而這一仗并不好打。
聽說大澤君率軍會同駐守鄂邑的楚國公子川,借著陰云布合落雪成冰的天時,命人連夜擔(dān)土潑水,汲水灌城。
比及天明,城墻冰厚,使得燕軍不能攀爬。
但這世間有什么能難倒公子許瞻,不過區(qū)區(qū)一座冰城罷了。
聽聞他挑選精壯甲士,就在鄂邑城外,以鐵鍬土擔(dān),壘土成山。
城樓上大澤君與公子川見燕軍堆筑土山,數(shù)次想要出城沖突,被燕軍弓弩手扼住咽喉要路,不能前進(jìn)。
五日之內(nèi),鄂邑城外筑成土山三十余座,上立高櫓,分撥弓弩手于其上朝著鄂邑城樓發(fā)射火弩。
楚軍大懼,無不頂著遮箭牌守御。
土山上一聲梆子響起,箭下如雨。聽聞城樓上楚軍皆蒙楯伏地,火箭落處,又是沖天火起。
這一回合楚軍雖敗,卻并不曾棄城逃亡。
這一夜就在城外大營中,聽得城中鑿木劈柴,其聲徹夜不止,前去打探消息的哨探來報,說楚人正在城中連夜造車。
次日天明果然見城墻上出現(xiàn)拋石車數(shù)百乘,正對著土山云梯。
每每燕軍射箭,城門楚人便一齊拽動石車,炮石飛空,往上亂打。(拋石車作為攻城利器,是后世大炮的鼻祖,最早誕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可將一百五十斤重的石頭拋射至城墻造成巨大破壞。當(dāng)年李信率秦軍攻楚時,楚軍以拋石車擊潰二十萬秦軍,李信兵敗自殺,三國曹操用拋石車攻城亦是屢戰(zhàn)屢勝)
人無躲處,弓箭手死者無數(shù),于是燕軍不敢登高射箭。
公子許瞻不能明攻,因而兵分兩路。
一路人馬十萬余人,分散于鄂邑四座城門之外,就在各處城門列陣擊鼓,張弓放箭,欲引楚人出城決戰(zhàn)。
東門攻城,楚軍便加緊防守東門。才將兵力往東門引去,西邊的城門又險被叩開,楚人顧此失彼,又急忙忙引兵回守西門。西門的戰(zhàn)事才將將穩(wěn)住,南門與北門得燕人又同時開了戰(zhàn)。
楚軍捉襟見肘,燕人沒怎么費(fèi)力,便把楚人累得焦頭爛額。
聽說曾截獲數(shù)封發(fā)往魏都大梁請兵的密信,你瞧,這兵荒馬亂的世道,并沒有真正的敵人。
與此同時,另一路人馬趁夜色以鐵鍬暗掘地道,從地下直入鄂邑城池。
燕莊王十七年十二月中,楚失鄂邑,大澤君與公子川率殘部從鄂邑西門趁夜出逃。
燕國的黑龍旗插滿了楚地的城頭,旌旗節(jié)鉞,十分嚴(yán)整。
那一仗打完,已經(jīng)天光大亮了。
公子許瞻策馬與將軍們一同進(jìn)城的時候,小七和沈淑人的馬車就在其后不遠(yuǎn)。
他的將軍們各持兵器,前后擁衛(wèi),馬蹄踩得釣橋蹬蹬作響。(釣橋置于壕溝上,根據(jù)《武經(jīng)總要》上的釣橋圖,橋板通過繩索和絞車在城樓上操縱和控制城外壕溝上的吊橋)
城內(nèi)的百姓還來不及逃亡,大多避在斷壁殘瓦之中不敢出聲。一路所見,四下都是死去的楚兵,破損的甲胄,還在燒著的矢弩。
沈淑人在馬車?yán)锕愤B天,還不忘揚(yáng)著下巴得意洋洋,“本夫人跟著公子南征北戰(zhàn),這可是無人能比的資歷,我看將來入了燕宮,誰敢跟本夫人爭搶。”
說著話,還要乜上一眼,問上一句,“姚小七,你敢嗎?”
小七不語,她巴不得離開,才不屑于同沈淑人爭搶什么。
小七不語,沈淑人便伸出指尖來戳她的臉,“就算你有這個心,你自己瞧瞧,你自己瞧瞧,你這兩道難看的疤,如何與我搶?”
是了,自出征以來,章德公主送她的膏藥便落在蘭臺,再不曾用過了,如今也必是難看得緊。
不止如此,沈淑人還要與她講明道理,分析利害,“你自己想一想,公子若是稱霸天下,你這樣的出身和樣貌,可擔(dān)得起這天下的王后之尊?公子那樣驕傲的人,容不得旁人說一句不好的,怎會在自己身邊留下旁人說笑的把柄,簡直笑話。何況,你敢行刺公子,王后娘娘豈能容得下你。”
是了,小七自己心里也都明明白白。
沈淑人兀自笑著,忽地又低下聲來,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這個月呀,也早到了日子了......”
小七不知她在說什么,因而問,“什么日子?”
沈淑人抬袖掩唇而笑,眉眼之間是藏不住的歡喜,“早到了來月信的日子,但我......但我并沒有來......”
小七恍然一怔,旋即便明白了其中的意味。
魏夫人大抵是有孕了。
怎么不是呢,這數(shù)月來,常見魏夫人去中軍大帳侍奉左右,從前大周后身邊的敬娘不也說了,燕宮的嬤嬤們早便看過,魏夫人是極好生養(yǎng)的。
沈淑人輕輕撫摸著小腹,嘻嘻笑著,“我腹中的可是公子的骨肉,你可要侍奉好我,萬一有個閃失,只怕公子不會饒你!”
小七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她曾經(jīng)也是有過兩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