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多的專業(yè)人士在,二次批閱并沒有耽誤太長時間。
很快,眾人就確定了試卷的確在理論上可以達到滿分。
唯一的爭議點,就是那篇作文。
陸一平作為省教育廳的最高層,理所當然的成了最后的裁判。
副手把語文試卷拿了過來,陸一平接到手里直接翻到最后的作文。
只看了幾行,他便露出滿臉的驚愕,隨后眉頭緊皺。
一旁的副教授似乎擔心他對這篇作文不滿,有心說兩句好話,道:“雖然辭過于犀利,但他提出的觀點,實在讓人大開眼界,完全不像一個鎮(zhèn)高中的學生能講出來的,更像擁有廣闊視野的經(jīng)濟學家。我個人很欣賞這篇作文,不,嚴格來說,這是一篇經(jīng)濟論文。”
陸一平?jīng)]有接話,他把整篇作文來來回回,反反復復的看了不下于五遍,最后才長長吐出一口氣。
抬頭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過來,等待他最后的判決。
陸一平掃視著周圍人,隨即問道:“有人有不同的觀點嗎?”
立刻有人站出來,道:“我認為一個學生,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往大點說,那也是科研,民生,思想,而不是經(jīng)濟金融。再說了,這樣的大方向,連國家都無法確定,他這純粹有點異想天開,無稽之談了。”
“我也這樣覺得,有點空口說大話的味道,而且有點崇洋媚外。”
“胡說八道,這怎么能叫崇洋媚外呢?明明是視野廣闊,目光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