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時候黃河發大水,導致下游的山東五個縣受災。
按照每個縣五萬兩銀子的標準賑災,將支出二十五萬兩白銀。
這還只是賑災的錢,如果加上修建江堤的開支,總支出將高達六十萬到八十萬兩銀子。
要知道這筆錢并不在年初的支出預算里。
朝廷本就虧空,現在又要多支出幾十萬兩銀子,崇禎的壓力可想而知。
司禮監掌印高時明在旁邊給崇禎沏茶:“皇爺您別犯愁,俗話說水到橋頭自然直,距離正旦節還有兩個半月呢!戶部尚書謝三賓昨天送來消息,已經讓巡鹽御史宋權想辦法籌措賑災銀了?!?
“嗯,”崇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之后盯著高時明問:“你說這水災有沒有蹊蹺?”
高時明不敢胡說,謹慎地回道:“皇爺,黃河每年都有秋汛,奴婢以為是天災不是人禍。”
崇禎正要再問,殿外傳來匆忙的腳步聲。
“捷報!錦州大捷!”王承恩舉著公文,大跑進乾清宮。
他跑到沖著面前雙膝下跪:“啟稟皇爺,錦州大捷!”
“呈上來吧!”崇禎勉為其難的露出笑容。
他是大明皇帝,一一行都會讓下面的太監和大臣陷入揣測之中。
若是在這個時候露出不高興的樣子,消息傳出,王永吉將遭到猛烈的彈劾。
高時明急忙從王承恩手里接過公文,雙手呈到崇禎面前。
打開崇禎掃了一眼,崇禎便開始不停地嘬牙花。
王永吉的公文很長,很長
長到王永吉在公文里寫了許多沒有意義的廢話。
看完之后,崇禎指著公文對著高時明和王承恩說道:“你們都看看吧,猜猜王永吉要干什么!”
高時明快速走到公文前面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讓出位置給王承恩看。
等王承恩看完,高時明說道:“如果奴婢沒猜錯的話,王永吉應該是想要給將士們請功要賞錢,但是不好意思明著要?!?
“奴婢也是這是這么認為的?!蓖醭卸鞣浅ku賊的說道。
他雖然猜不透公文的另一層含義,但是不影響他抄襲高時明的想法。
高時明被氣的怒目圓睜,若不是礙于崇禎的顏面,他非得沖上去和王承恩說個明白。
“呵呵,”崇禎輕輕一笑,“將士用命才能打勝仗,現在打了勝仗要賞銀也是情理之中,該給的錢一文也不能少。”
“皇爺圣明!”高時明和王承恩十分熟練地拍起了馬屁。
不等二人起身,殿外響起太監的聲音:“陛下,內閣首輔范景文,閣臣謝三賓、王家彥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