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皇帝駕崩。
文武百官頂著風雪奔向乾清宮,給崇禎治喪并輔佐太子朱慈炯繼位登基。
殯堂上,內閣首輔邱瑜宣讀崇禎遺詔。
“朕以藩宗入繼大統,獲奉宗廟三十四載,近承皇考皇兄之身教,一念惓惓......皇太子朱慈炯仁孝天植,睿智夙成,今上遵祖訓,下順群情,即皇帝位......喪禮依舊制,以日易年,三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郡王不可擅離封域,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不可擅離職守。聞喪之日,各于本處哭臨三日......自即位至今建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詔告天下咸使聞之。”
(根據明世宗遺詔修改。)
邱瑜念完詔書后帶頭下跪,對著朱慈炯施禮勸進(繼承皇位)。
明代的規矩是皇帝駕崩后,儲君主持喪禮。
期間百官三勸,儲君三讓。
守喪結束后舉辦登基大典,尊兩宮皇太后。
(兩宮皇太后封號始于明朝,朱祁鈺登基后,尊嫡母孫氏為“上圣皇太后”,生母吳氏為皇太后。)
朱慈炯的嫡母和生母雖然是通一人,但崇禎的皇嫂張皇后還在。
按照規矩也應該尊為太后。
等這些流程結束,權力交接也正式完成。
待百官三勸之后,朱慈炯悠悠說道:“遺命在躬,不敢固遜,勉從所請...”
邱瑜等人立刻跪地施禮:“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這句話,朱慈炯有些恍惚。
前一刻他還是大明的太子,現在卻成了大明的皇帝。
其中的感覺只有他自已才能l會。
見朱慈炯遲遲不讓眾人起身,王承恩在旁邊輕聲提醒了一句。
反應過來的朱慈炯連忙說道:“免禮,諸位免禮。”
眾人起身后再次下跪,對著崇禎的靈柩哭泣。
朱慈炯也跟著哭。
過了一會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邁步來到周皇后身邊低聲問道:“娘...”
不等他把話問完,周皇后也想起了那件事。
她站起身走向龍書案。
朱慈炯跟在身后,王承恩陪在身旁。
邱瑜見狀也跟了上來。
周皇后直奔龍書案的角落,在鎮紙下面發現了一張紙。
她把紙張拿在手中,卻遲遲不敢打開。
上面寫有朱慈烺下落的線索。
她雖然想母子團聚,可也不愿意看到兄弟相殘的場面。
畢竟朱慈烺是前太子。
朱慈炯是現任太子。
爭奪皇位的時侯兄弟也會反目。
朱慈炯問:“娘,這是...”
周皇后深吸一口氣,無奈的說道:“你爹說線索都在這張紙上。”
朱慈炯伸出手,把那張紙從周皇后手中“拿”了過來。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紙張,定睛細看。
看過之后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周皇后以為有意外情況,連忙湊過去看了一眼。
只見雪白的紙張上寫著十個字: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朱慈炯腦子有些亂。
他把紙遞到邱瑜手中并問道:“邱閣老,這是何意?”
飽讀詩書的邱瑜立刻認出這是宋代文豪蘇軾的作品。
他說道:“回陛下的話,這是一首詩詞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