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從俊的電話打了過來,他首先詢問的是十一旅的戰況,當得知張賢已經帶著十一旅兩個團突破了共軍駐守的天險,進駐到了白雀園的時候,很是高興,對他鼓勵著:“阿賢呀,再加個油,就可以打到沙窩了,根據我們的偵察,發現在那個地帶有電臺在頻繁活動,我想那里可能會有敵人的指揮部!”
聽到這個話,張賢的心不由得一動,馬上就可提兵殺將過去,可是稍一思索,卻又有些不對頭,自己已經攻占白雀園,離著沙窩鎮已經很近了,不過二十五里路,但是山區里的所謂“里”都很大,主要是因為走起來比走在平地中艱難了許多,有個一天的時間怎么也可以打到了。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自己的周圍卻沒有再出現大規模的共軍兵力,如果敵人要保護自己的指揮部,定然會派重兵防衛的。可是,此時根據他的偵察,卻只在前面發現一股小量的共軍部隊,而在自己派人驅逐的時候,便又作鳥獸散了。難道說這個時候敵人的指揮部已經轉移了?或者這根本就是一個陷阱?共軍也在做調兵遣將,目的就是要圍殲自己?想到這里,他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張賢把自己的擔憂全部告訴了胡從俊,這令胡從俊也很奇怪,但是非常肯定地道:“我可以確定地是你們那邊不應該有大規模的共軍部隊,如果共軍想要對付你們這個旅的話,我想最少也要有三到五個旅的兵力吧,這么多兵力的調動,偵察機不可能一點都看不到。而且你那邊的地區地形狹窄,根本就不適合大兵團展開,**如果這么做的話,他吃不掉你,卻可能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我想他那么精明的人,不可能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張賢點著頭,胡從俊分析得的確不錯,可是事實上對手的變化莫測卻著實令人摸不到頭腦,當下不由得道:“如果敵人的目標不是我們十一旅,難道會是十八旅?”
胡從俊怔了一下,想了想,道:“如果打你們十一旅倒還可以解釋,但是要打十八旅就更沒有道理。十八旅沒有跟上你們,此時正處在仁和鎮與你們十一旅之間的位置上,要是敵人對十八旅包圍,很可能會受到南北兩面的夾擊。”
“我并不是擔心敵人會對十八旅進行圍攻,我只是擔心在這個時候,十八旅如果主力向我們靠攏過來后,留在汪橋的十八旅后備部隊會受到共軍的攻擊!”張賢解釋著。
胡從俊點了點頭,又想了想,道:“很有這個可能,我看這樣好了,我馬上給覃旅長去電話,要他先以一個團的兵力向你們旅靠攏,以一個團的兵力據守汪橋。而后,我會令一一八旅再出動一個團,從仁和鎮趕往汪橋,接替汪橋的防御。等這個團一到汪橋后,十八旅的另兩個團就可以跟進了!這應該是萬全之策。”
“師長英明!”張賢經不住地贊道。
胡從俊卻道:“此時是敵暗我明,阿賢呀,你和覃旅長還是要小心為上,山區里作戰與平原不同,很容易就會掉進敵人的陷阱里!”
聽到胡從俊如此一說,張賢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師座,我們十一旅已經進入山區兩天了,這里地形險峻,道路崎嶇,很多地方都只能容一人通過,根本不適合大軍行進,我們身在其中卻是支離破碎,如履薄冰,苦不堪。如果真有共軍埋伏其間,在兩側山上進行伏擊,我們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我真得很擔心孟良崮的危局再一次出現。所以,我建議我們師應該及早轉出,再這樣下去,很容易被敵人零只吃掉的!”
那一頭的胡從俊卻是一陣的沉默,半天之后,才對張賢道:“這件事還需要向白總司令匯報,要得到他的首肯。此時他們桂系部隊也在大別山區里清剿,如果我們首先轉出來的話,定然會被他拿來問責。”
張賢自然明白胡從俊的苦衷,白崇禧身為華中剿總的總司令,此時自然是胡從俊的上司。張賢也知道,在對整編十一師的布置上,胡從俊曾與白總司令據理力爭過,認為將十一師配置到平漢鐵路上才是正招,因為以十一師如此先進的武器裝備,并不適合山地作戰,在山區里面真得要和共軍打起來,那些坦克大炮也根本發揮不出優勢來,很可能會吃虧。但是白崇禧認為,此時的**所部正在消極避戰,而自己這方面士氣正盛,如果不開到山區里去將敵人逼出山來,光在四面合圍根本就無法解決大別山的問題。從大局著手,白崇禧的策略無疑占了上風,胡從俊不得不服從。
此時,聽到張賢再重提舊事,胡從俊雖然心里也很關鍵,但是還是安慰著他:“阿賢呀,這件事我會繼續向白總司令陳述的,但是在上面的命令沒有到達以前,我們還是要努力按原訂計劃行事!”
“是!”張賢只得回答著。
敵人的動靜很快便傳到了劉興華的指揮部里,但是這次整編十一師的反應卻并不是事先劉興華與熊卓然所想象的那樣,十八旅雖然真得分兵而出,卻是以一個團的兵力向著白雀園挺進,而將另一個團守住汪橋。這一分為二的兵力卻不是一大一小,而是等勢均分。
當拿到這份情報的時候,劉興華與熊卓然馬上研究起來。
“老劉呀,真得有些出人意料呀!”熊卓然緊鎖著眉頭,對著劉興華道。
劉興華也皺起了眉頭來,其實在事先,他已經想到過這一結果,只是權衡之后,還是認為敵人會把主要兵力向白雀園靠近,而在汪橋留置小部兵力。因為只有這樣,敵人才會最大限度的保證這兩個作戰旅不會被吃掉。
“呵呵,我們本想裝一裝象,讓敵人感到害怕,哪知道這一回敵人倒是害怕了,卻又如此的謹慎,這一仗難打了!”劉興華不由得嘆息一聲。
“是呀!”熊卓然點著頭,同時又道:“我們的偵察人員還探知,敵人在仁和鎮還出動了一個團,看這情形,應該是象汪橋增援的。”
“肯定是的!”劉興華道。
“這樣一來,我們要是真得再去打汪橋,就有些問題了,很可能是得不償失的!”熊卓然判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