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凱旋儀式結束,眾人開始離開承天門時,走在崇禎身邊的孫承宗,不由小聲的向皇帝說道:“陛下,臣有事要向陛下奏報。”
朱由檢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便微笑著說道:“也好,孫先生和朕一起去武英殿敘話。朕也正想聽聽,**謀部對于這次軍功封賞的建議。”
另一側的黃立極見狀,不由對著崇禎拱手說道:“既然陛下同孫學士有事要商議,那么臣等就先告退了。”
朱由檢對著黃立極等內閣成員點了點頭說道:“幾位先生可自顧忙去,明日上午,朕會去內閣同各位先生商議處理,這些日子累積下來的政事。”
看著崇禎帶著孫承宗等人離去,離得較遠的錢士升就想要出列追上去,但陸澄源卻眼明手快的攔住了他。
錢士升頓時有些不解的抬頭看著他問道:“陸兄何故攔我,我正要上前向陛下進諫,孫愷陽耀武于京城,不是臣子所為…”
陸澄源不慌不忙的說道:“這大軍得勝歸來,入德勝門夸耀武功乃是有舊例可循的。且此次大軍出征,領兵的是陛下而不是孫學士,這夸耀武功,也是夸耀陛下之功,非是學士和新軍之功。
你現在上去彈劾孫學士,不僅不會得到陛下的認同,恐怕還會壞了我們的大計。且在等上兩日,我等已經聯絡妥當,一旦陛下商議軍功,就一起提議賞賜爵位于孫學士。不管孫學士愿不愿意接受,他都會先辭去**的位置,以向陛下表示清白的…”
在武英殿內的崇禎值房內,孫承宗鄭重的向皇帝提出了想要退位讓賢的念頭。朱由檢看著他不解的說道:“孫先生,這**謀部不過才剛剛走上正軌,我們雖然打了一場勝仗,但先生和我都應當知道,這場勝仗的水分可是不少。
下一次后金再次侵犯我大明,想來絕無可能再犯這種低級錯誤了。這個時候先生想要退位讓賢,先不說能不能找到取代先生的賢人,便是**謀部內的成員們也無法安心做事了。”
孫承宗思索了一會說道:“臣也是考慮了許久才向陛下提出這個請求的,臣已經快要七十的人了,平日里就時常感到精力不濟。這次陛下親征的過程中,臣就常出現忘事的毛病。
**謀部自成立以來,每日經辦之大事便有數十上百件,繁瑣之小事更是不計其數。臣以為,臣若是繼續占著這個位置,不僅無法協助陛下整頓軍務,反而容易招來朝臣們譏諷,臣貪戀權位的惡評。
為陛下、為**謀部計,臣還是辭去**一職位,專心于軍校教學之事為好。至于能夠替代臣的賢臣,朝中比比皆是。袁崇煥、鹿善繼都有能力立刻接任臣的職位;茅元儀才能頗佳,不過歷練不足,只要再鍛煉幾年,也能適任于**的位置。”
朱由檢聽完了孫承宗的懇請,思索了許久才說道:“孫先生就算真要退,也不是在這個時候。免得被人說,朕是猜忌了先生,才讓先生退位讓路的。
不如讓朕先挑選一位接班人在先生身邊熟悉政務,先生可以慢慢將事情轉交給他去處理,只需要掌握住**謀部的前進方向即可。”
孫承宗沉默了片刻,才對著崇禎說道:“那么陛下屬意于誰來接任**之位?”
朱由檢看著孫承宗的眼睛說道:“先生覺得,河南副使兼洛陽知府孫傳庭如何?”
孫承宗頓時皺了皺眉頭說道:“孫白谷雖然籌建了河南新軍數營,但是他同邊鎮和京軍都沒有什么關聯,且資歷也單薄了一些。讓他來接任**,恐怕難以服眾啊?”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朕想要提拔孫傳庭,就是看在他同邊鎮和京軍沒有關聯。**謀部成立以來,所進之人大多出自宣府、薊州、遼西、東江各鎮,新軍的籌建也以這些邊鎮和京營作為底子。
有孫先生在,其他各邊鎮和地方衛所自然不敢有什么怨。但若孫先生離去之后,接任**的還是具有這些邊鎮背景的人物,恐怕其他邊鎮和地方衛所就要埋怨朕偏心了。
更何況,**謀部此次作戰中侵犯了不少地方官員的權力,如果讓地方官員出身的孫傳庭接手**謀部,必然會平息朝中文官對于**謀部的不滿,讓他們覺得**謀部并沒有跳出文官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