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另一項主要財源,便是外東北地區的人參和皮毛貿易,西西伯利亞地區及千島群島、美洲沿岸地區的皮毛貿易。根據我們去年的統計,人參和皮毛貿易提供的純利潤大約為495萬元,其中人參貿易大約貢獻了90余萬元的利潤,北美洲的皮毛提供了大約近一半的皮毛利潤。
和外東北、西伯利亞及北太平洋上的小島相比,北美洲提供的皮毛數量增幅最大。據說北美洲的沿海海灣和陸地上,擁有著無窮無盡的皮毛獸,那邊只是限于人力不足,所以沒辦法繼續擴大皮毛狩獵的活動。
這些皮毛僅僅是從生皮制成熟皮,就起碼有三倍的收益,而從熟皮變成衣服,就要看匠人的手藝和皮質的好壞,最少的也有三倍收益。內務府主要經營生皮販賣和部分高檔熟皮制作的生意。
眼下北方熟皮行業最為集中的地方,一個是天津,另一個則是在邢臺。大的熟皮工坊五、六百人,投資十五-二十萬元,一年處理皮子上萬張;小的熟皮工坊五到十人,投資數千元,一年處理數百張皮子。不過即便是小工坊,一年也有一、二千元的收益…”
“…到現在為止,內務府結余的資金尚有一千七百余萬元。內務府的結余主要負責對軍隊、教育、傳染病防治及水利設施進行補貼,**衙門的結余則主要針對教育進行補貼。
不過現在內務府的高結余并非正常貿易所得,有不少資金是來自于日本的戰爭賠款。當然從去年開始,我們對日本的貿易也正在不斷下降,比如去年的鹿皮和生絲貿易就變成了腰斬。在可預見的數年里,日本對于這類奢侈品的需求也不會再提高了。
所以,內務府正在想辦法,將這些多余的鹿皮和生絲加以消化掉。比如將鹿皮制作成軍士所用的各種小皮具,把生絲制作成絲綢長襪向歐洲出售…”
徐省聲向崇禎匯報完了關于內務府狀況的匯報之后,看著皇帝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又小心翼翼的向他說道:“還有一件事,臣覺得也應當向陛下匯報一二。西班牙人在日本吃了點虧,在東協內又被荷蘭人反駁了提案,于是便向內務府提交了信件,希望陛下能夠看在大明和西班牙的友誼上支持他們…”
朱由檢聽完了事情的經過之后,不由撇了撇嘴說道:“西班牙王國的榮譽需要西班牙國王自己去維護,朕可不是他們的保姆。既然他們已經在和平協議上簽了字,就應該服從于協議,而不是想著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破壞協議。
大明和菲律賓之間的合作,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的,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殖民地官員能夠置評的。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在菲律賓島的開發已經到什么程度了?”
徐省聲回想了一下,這才說道:“我們同菲律賓總督和議會成員達成協議后,便從前年年中開始向呂宋島進行移民。
呂宋島一年分為兩季,11月到來年4月是雨季,其他時間屬于旱季。呂宋島的北面和西北面都是山地,只有**和南面為平原地形。
根據我們的調查,馬尼拉附近及南面的內湖附近是自然條件最好的地方,其次是馬尼拉北面的**平原,然后是島嶼東北端的卡加延谷地。
西班牙人主要是開發了內湖地區,然后是沿著邦板牙河向內陸的六、七十公里區域,其他便是沿海的一圈平地。
我們從西班牙人那里獲得了,從西面林加延灣開始往東的大半個**平原的承租權和卡加延谷地的承租權,承租期限為99年,前19年不必支付地租,但后80年要繳納一成的收獲給教會,一成的收獲給總督府,一成的收獲作為對總督及其他官吏的津貼費用。當然,我們還要留出幾個莊園給予總督、檢察官和主教等幾位高級官員。
一年多來我們遷移了上千移民和數千越南勞力前往了呂宋島,開拓出了五千頃以上的稻田,一座林加延港和數十個村落,算是基本在當地站住了腳跟。當地原本種植的是稻米、煙草、棉花、紅薯和椰林,現在則多了一樣大豆。至于橡膠種植,則還在試驗當中。”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我們現在和西班牙人相處的還不錯,但不能保證今后也相處的不錯。現在這些西班牙人之所以愿意讓我們進入呂宋島開發,一是因為我們同他們合作的走私生意;二是為了維護菲律賓和大明之間的正常貿易往來,以維持殖民地政府的支出;三就是他們也需要開發呂宋島,以滿足殖民地自給自足的經濟,好以這些物資來征服南面的棉蘭老島和更南面的荷蘭人。
但是,我們不能保證,當這位西班牙總督卸任之后,下一任總督是否還會對大明保持友好的態度。我倒是覺得,那些新來的西班牙人說不定會看上我們在呂宋島開發出來的土地,從而再制造一次馬尼拉事件。
所以,有些事情我們要未雨綢繆。比如林加延港是新建港口,這座港口的守備一定要掌握在我們手中。呂宋東北面的阿帕里港,雖然在西班牙人手中,也要想辦法在附近弄一座私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