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九德此處身負的任務之一,就是觀察荷蘭人究竟在臺灣發展的如何,為今后大明收回臺灣收集當地的人文地理情報。
此時的荷蘭人在東南亞的重心主要放在控制香料群島上,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第三任總督燕·彼德爾斯遜·昆,還沒開始對駐守在臺灣熱蘭遮城的荷蘭殖民者給予大量的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人少力單的荷蘭殖民者,在臺灣還沒有亮出丑惡的殖民者嘴臉。他們派出了人員到附近的村社,學習漢人和當地土著打交道的方式,進行著友善的貿易,以獲得物資在臺灣生存下去。
在安平附近有新港、麻豆、目加瘤灣三個土著村社,新港是個不到400人的小村社,而后兩者則是有近3000壯丁的大社。而熱蘭遮城內的荷蘭人不過130-150人之間。
現在的荷蘭第三任臺灣長官彼得.納茨,因為之前和日本商人濱田彌兵衛因為收稅一事出現矛盾,濱田彌兵衛從大員帶走了16名不滿荷蘭統治的新港原住民,希望挑起幕府對荷蘭人的戰爭,占領臺灣島。
得知此事之后,彼得.納茨于7月親自趕赴日本,希望和幕府和談。他離開之前,任命了一位臨時執政長官處理臺灣商館事務,一位粗魯的海軍退役軍官比爾。
當無所事事的比爾正在房間內和幾名士兵賭博消磨時間時,突然聽到了城堡上警戒士兵的報告,一艘掛著鄭氏旗號的船只來到了大員。
比爾喝干了杯子里的殘酒,丟下了紙牌說道:“我們的中國朋友過來了,去看看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好消息。真希望這次他能帶來開通和中國貿易的好消息,否則我都快要在這該死的野人島上發霉了。”
一名軍官聳著肩說道:“我覺得你還是別抱太大希望了,那些中國人從來就沒兌現過自己的承諾。除非我們能調集一只龐大的船隊,**的內地去,否則中國的國王是不會同意和我們的貿易的。”
比爾站起來整理了下衣服,然后對著下屬說道:“走吧,皮特。這次尼古拉一官可是對中國的官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就算是收購他們搶來的財物,最起碼也可以讓我們這處商館減少一些損失。”
當荷蘭人列隊在港口歡迎船上的鄭一官時,卻發現來的并不是中國海盜的首領,而穿著華麗的服裝的兩個中國官員。
原本躲在樹陰下懶散的熱蘭遮城的荷蘭臨時執政官比爾,頓時興奮了起來,但也警惕了起來。如果不是看到這兩位官員身后的鄭彩和鄭芝虎,他還以為這是福建官員終于想起要履行和荷蘭通商的協議起來了。
“這位尊敬的大人,您來自何處。荷蘭東印度公司熱蘭遮城的執政官比爾向您問好。”比爾迅速越過了自己派出接人的士兵,走到了連善祥面前恭敬的問好。
鄭彩在一邊替盧九德和連善祥翻譯著比爾的話語,比爾馬上意識到他似乎找錯了對象,比起連善祥這位中年官員來,年輕的盧九德才是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