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時代的戰爭而,最為困擾軍隊統帥的便是戰斗中的指揮問題了。坐鎮于后方的統帥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戰爭視野,但是卻無法對最前方的戰斗部隊作出精細的調整。而沖上前線的統帥雖然能夠鼓舞士氣和直接操縱士兵作戰,但是卻喪失了戰爭視野無法縱觀全局的戰斗。
阿布.阿吉斯的困擾也正在于此,當他的左翼部隊出現狀況時,沖到了右翼前線的他正忙著讓部下整理隊形,正準備向著葉爾羌人最后一道營壘攻去。
海達爾指揮的左翼距離他所在的右翼大約超過了2000米,再加上戰場上噪雜的廝殺聲,阿布.阿吉斯和他的部下一點也未察覺到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就在近千巴爾赫軍對第三道營壘發起第一波攻擊時,中軍方向傳來的驚呼聲才稍稍引起了阿布.阿吉斯的注意。就在他準備派人前去觀察中軍發生了什么時,后方主持大局的軍官派出的傳令兵才氣喘吁吁的找到了他。
阿布.阿吉斯對于傳令兵帶來的消息一時有些難以置信,不由再次確認道:“你說安集延人襲擊了我軍左翼和中軍部隊?那么海達爾在做什么?”
傳令兵焦慮的說道:“就是海達爾這個惡棍帶著安集延人襲擊了我們的軍隊,他背叛了您…”
阿布.阿吉斯感覺自己的腦子里突然炸了一個雷,讓他什么都聽不到了,這瞬間而來的恐懼就像是魔鬼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嚨,讓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不過他身邊的部將卻很快將他叫醒了,“殿下,中軍的浩罕人已經垮了,他們正向著我軍沖來,我們得趕緊從這里撤出去,否則我們的軍隊就全完了?!?
阿布.阿吉斯臉色鐵青的向中軍方向看去,過了數十秒之后他才咬牙切齒的說道:“讓沙曼的部隊向西列陣,有敢越過陣列者殺,讓他們掉頭去和葉爾羌人拼命,其他人依照次序撤退…”
阿布.阿吉斯雖然盡力作出了一個最為合理的戰斗指示,但是想要在撤退中保持秩序,顯然不是巴爾赫軍這樣的部隊能夠做到的。
更何況,此前巴爾赫軍已經擺出了戰斗隊形,前中后軍都在向前,現在突然之間要掉頭撤離,本就沒有什么完整組織架構的巴爾赫軍,頓時因為前后矛盾的指令而陷入了混亂。
就連阿布.阿吉斯這樣的高級指揮官,當他位于前線部隊中時都無法掌握戰場的全面狀況,就更不必提那些視野更為狹小的士兵們了。
更何況,為了促使士兵不會在戰斗中受到殘酷戰斗的影響而失去戰斗意志,任何一支強軍都是不會允許士兵在作戰時左顧右盼的,巴爾赫軍顯然很好的執行了這一軍令。
因此就連最前方的戰斗部隊也未能了解,他們的友鄰部隊究竟遭遇了什么,更不必提他們身后的預備隊伍了。而想要將最前方的戰斗部隊撤離,就得先要把后方的部隊撤下去讓出通道才行。
阿布.阿吉斯發出的指令,最終能夠得到執行的,大約也就是沙曼帶著300近衛騎兵和數百普通將士勉強轉向列陣,為身后的同伴筑起了一道單薄的防線。
只是守在第三道營壘上的守軍可不是一群觀戰的游客,當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轉變之后,原本躲在矮墻之后的士兵們頓時鼓起了勇氣發起了反擊,而他們身后的木墻上更是出現了諸多蒙古射手,這使得原本士氣高漲的巴爾赫軍頓時被打了一個暈頭轉向。
然而這還不是最為糟糕的,就在沙曼帶著近衛騎兵忍受著側翼的射擊,極力抵住中軍潰敗下來的浩罕人時,葉爾羌人終于對著他們動用了火炮。
這些由阿爾斯蘭軍隊攜帶而來的大炮,雖然只有3斤炮和6斤炮,威力其實并不算大。但是在這樣的時刻使用出來,顯然就成了壓垮巴爾赫軍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這個時候,阿布.阿吉斯的命令已經無法傳遞到自己的軍官耳中了,第二道和第三道營壘之間的部隊已經完全失去了指揮,所有人都在爭先恐后的向缺口處逃亡。
一名巴爾赫軍官事后回憶,當時他們就像是一群膽怯的平民在逃難,對于身后傳來的廝殺聲和悲鳴聲完全不敢回頭去看。在阿拔斯大帝面前也毫不動容的巴爾赫人,在那一刻完全喪失勇氣和自己的榮譽。
當看到潰兵身后如城墻一般的胸甲騎兵的推進時,阿布.阿吉斯終于放棄了拯救自己的軍隊,帶著身邊的近衛騎兵殺出了一條血路逃亡了。
在這一刻,他將海達爾和整個安集延城都恨上了。怒火沖天的阿布.阿吉斯在逃亡時憤懣的想著,不要讓他再遇到海達爾,也別讓他重新返回安集延城,否則他一定會讓海達爾和安集延人知道,出賣了自己會有什么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