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琦回憶了下,這才上前回話道:“金融計劃進行的比想象中順利,但是滿清對于物資的外流控制的很是嚴格,我們即便是套取了大量物資也難以順利的外運。
范永斗這邊倒是配合的不錯,在他的建議下,滿清實施了金銀兌換法案,強迫民間將金銀上交,倒是讓滿清的國庫增加了近三倍的金銀庫藏。
金銀這個東西夾帶起來比其他東西要方便,四海貿易公司正在范永斗的配合下,將手中的大清元兌換成金銀運回,當然這也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根據我們的估計,到今年秋后時分,大約能夠將盈利的八成運出滿清,剩下的二成就只能沉淀在滿清國內了。”
朱由檢想了想說道:“朕看未必會這么順利,滿清用兵一向都在秋末,如果黃臺吉真的想要發動戰爭的話,今年夏天開始就會禁止物資外流了。
讓四海貿易公司提前引爆滿清股市吧,先打亂了黃臺吉的步驟再說。另外公司可以將沈陽的物資抵押給那些相熟的滿清親貴,免得讓黃臺吉一鍋端了。
還有,通知日本那邊提高對于硫磺的收購價格,通知**那邊封鎖日朝之間的硫磺貿易。從現在開始,我不希望有一斤硫磺流入到滿清境內…”
當崇禎在宮內試圖打亂滿清的戰爭節奏時,黃臺吉也正為發動戰爭掃除背后的隱患。相比起東海岸和黑龍江下游的明人,黃臺吉更為關注的是精奇里江一帶漸漸形成的軍事聯盟。精奇里江也就是土人所稱的結雅河,這里是達斡爾人和索倫人的聚集區。
對于滿清來說,不管是達斡爾人還是索倫人,原本都應該是滿清用于補充人口的生女真人。但是當他們在明人的扶植下形成了一個軍事聯盟之后,就開始威脅到滿清在黑龍江中上游及嫩江流域的統治了。
明人終究是一群外人,哪怕他們在東海岸和黑龍江下游站住了腳跟,也很難融入到當地部族的社會中去。但是精奇里江的這個軍事聯盟就不同了,他們和滿清邊疆的居民大都同屬一族,有著共同的生活習慣和語,當這個軍事聯盟成立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同滿清爭奪起邊疆的人口來了。
在這個時代的東北,沒有了人口也就失去了對于土地的控制權力。因此對于明人修建的雙城子和伯力,滿清還能夠暫時容忍,但是對于這個新冒出來的精奇里江軍事聯盟,黃臺吉是一刻也不能容忍的。
于是在崇德三年秋末,黃臺吉調用了2500人遠征精奇里江,吳巴海率軍于十月底突襲了精奇里江河口的海蘭泡,征服了這座剛剛建成不久的要塞,和附近大大小小的20來個屯子。并沿著精奇里江向上游地區一路前進,到了崇德四年二月摧毀了沿江40多個村寨方才凱旋而回。
雖然海蘭泡受到清軍襲擊時,精奇里江部族聯盟的首領就派人前往伯力請求明軍的援助,但是滿清在派出軍隊襲擊海蘭泡時還調動了一支軍隊同伯力的明軍對峙,使得伯力明軍難以派出軍隊前往救援。
直到一月初,瓦倫的明軍將領才帶著600明軍前來支援,不過此時清軍已經基本控制了精奇里江下游,明軍并不敢輕易發起進攻。直到清軍開始撤回黑龍江對岸,明軍才找到機會襲擊了清軍的后隊人馬,救下了幾十名老弱。
經此一役,精奇里江的部族聯盟遭受了沉重打擊,原本逾萬人口的部族聯盟一下便只剩下了三、四千人口。清軍的強大讓一些上游村寨紛紛退出了聯盟,不愿意再繼續和清軍敵對下去。
剩下的村寨既不甘心向清軍屈服,又難以獨自應對清軍的壓迫,不得不舍棄了故土,或是向遠離清軍據點的黑龍江上游遷移,或是干脆整村遷往了明軍控制下的黑龍江下游,尋求明軍的保護。
巴爾達齊額納布、墨音、額爾盆等二十多個村子攜帶著七、八百人口遷往了伯力和瓦倫等地,而還有更多的村子則投靠了石勒克河和精奇里江之間的喀木尼堪部首領博木博果爾,使得這個鄂溫克部的實力大大的增強了。
滿清此次對于精奇里江流域的征服,基本上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這一戰爭也使得黑龍江流域的各個部族意識到,想要獨立于滿清和大明之間是不可能存在的夢想,他們只能選擇依附于一邊。
和不斷將他們遷移內地同化的滿清相比,這些部族更愿意選擇大明。畢竟擁有了大量物資的大明,更愿意用貿易來籠絡這些部族,也相對尊重他們的生活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