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英還想再追問下去的時候,劉榮已經帶著董衛賢等人到來了。她不得不退到了一邊,騎在馬上的董衛賢,掃視了一眼站籠內的人員情況后,便對著劉榮說道:“打開籠門,出來還能走動的,我就都帶走了。”
雖然不知道,這位突然冒出了的軍官要帶著他們上那里去,但是這些**們都很清楚,一定不會比砸石頭更壞。走出站籠之后,他們都努力讓自己站在了地面上。
董衛賢下了馬逐一檢查了**們的身體,覺得都不過是些皮外傷,只要將養幾天就恢復了,于是就沒有再挑揀,而是全部都接收了。
齊光祖已經認出了董衛賢,就是他在刑部大牢中的獄友。他聽到過皇帝給董衛賢的書信,因此覺得自己要去的地方也許并不壞。
看著工地上最大的官員劉榮對著這位軍官都畢恭畢敬的,郭秀英知道她是無法阻止茍三離去了,但是她實在不甘心就這么讓找到妹妹的希望再度熄滅,她還有許多問題想要詢問茍三。
因此郭秀英突然攔在了董衛賢馬前,她跪在馬前對著董衛賢懇求道:“…民婦本是揚州人,因為家中變故而流落在京城,聽聞將軍要帶人前往南方,不知可否帶上民婦返鄉?”
董衛賢身邊的吳化奎馬上訓斥道:“本軍雖然只是移駐南方,但也是軍隊行軍,怎么可能攜帶婦人上路,還不快快退去,莫要自誤…”
董衛賢看著趴在地上不肯起身的女子,不由嘆了口氣,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個皮制錢囊,然后丟在了郭秀英面前的地上說道:“我們這次是從海上走,不會帶著女子上船的,你且拿著這些銀兩慢慢回鄉去吧。”
董衛賢說完就讓劉榮讓人把郭秀英拉走,帶著一干**揚長而去了。
齊祖光被帶到了通州碼頭,然后坐到了天津衛。接著開始把漕船上的一些軍需物資,搬到了等候在天津衛碼頭上的海船。
在裝貨的時候,齊光祖終于了解了,這只據說是換防到南京的四海營,是原來京營中整編下來的刺頭。因為拒絕退役,才被調往南京去的。
而不管是一頭霧水的齊祖光,還是興高采烈準備去江南生活的老兵油子。他們都不清楚,這支艦隊的目的地并不是南京,而臺灣島。
他們將會是四海商行拓殖臺灣的先鋒隊,鄭彩派來的經驗豐富的領航員,將會帶著登萊、天津水師一半船只組成的艦隊,進行從天津到臺灣的首次航行。
一方面是讓這只整編后的水師,熟悉下沿途的水文地理資料,而另一方面則是讓水師官兵開始熟悉遠途航行的生活。
齊祖光等人在天津衛搬卸貨物時,朱由檢正忙著在武英殿內接見宋應星兄弟等人。
這日早上,他抵達武英殿后,首先召見了范景文。對于剛剛被皇帝任命為工部侍郎,并主持唐山鋼鐵廠等重任,范景文的外表看起來頗有些寵辱不驚。
崇禎簡單的同范景文聊了幾句之后,便直接了當的對著范景文說道:“自從萬歷年間遵化鐵廠關閉之后,北直隸官營鐵廠的產鐵數量就一落千丈,還不及民營鐵廠產量的一半。
朕讓工部統計過,去年北直隸官營鐵廠產鐵不過160多萬斤,而民營則超過了300萬斤。而廣東一省按照鐵課計算就超過了600萬斤。
如果按照新的度量衡計算,去歲北直隸官營鐵廠產鐵不過才800噸有余,而鋼的產量可以忽略不計。
北直隸即是遼東軍隊的后勤基地,自己本身也和蒙古各部相接,可以說是九邊之重心也不為過。
一年800多噸鐵,朕實在不知道該用它做什么了。而民用生鐵質量參差不齊,如果把它們用在軍械上面,朕如何對得起保衛國家的邊疆軍士們?
想要保衛國家,就首先要保證軍隊有足夠的軍械和糧餉。而籌集唐山鋼鐵廠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鋼鐵短缺的問題。
所以朕希望你去主持唐山鋼鐵廠的修建,能夠盡快讓唐山鋼鐵廠煉出第一爐鋼鐵出來。”
范景文拱手對著崇禎行禮后,平和的回答道:“陛下重托,臣不敢或忘,臣一定會努力督促鋼鐵廠的施工,盡快完成鋼鐵廠的修建工作。”
看到范景文理解了自己對于鋼鐵廠建成的重視,朱由檢才稍稍有些放心的繼續說道:“唐山鋼鐵廠事實上有三個部分,一個負責煤鐵礦開發的開平礦務局;一個是唐山鋼鐵廠及其配套廠家;最后一個就是溝通航運的運河。
想要讓鋼鐵廠盡快形成生產能力,就必須要讓這三部分的建設速度都相差不大,而這必然是要得到當地士紳的支持。
沒有這些士紳的支持,你就得不到勞動力,也得不到物資補充。所以朕希望你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見見薊州士紳的領袖崔呈秀,然后獲得他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