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聽完之后,并沒有發表什么意見,他轉頭向俞咨皋詢問道:“那么海軍軍官學校已經籌備的怎么樣了?對于海軍軍官學校的課程,你有什么方案了沒有?”
俞咨皋立刻把擺在自己手邊的一份小冊子交給了崇禎說道:“臣已經編寫了一份辦學的計劃書,還請陛下過目。海軍軍官學校的改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估計5月10日就能正式開學。
招收的第一批海軍學員的人數為223人,其中鹽戶子弟20余人,漁民子弟30余人,陸軍軍官學校轉校生10余人,水師和錦衣衛官兵80余人,剩下的是勛戚家的子弟和家丁。”
“家丁?這些勛戚什么時候連家丁的教育也關心起來了?”朱由檢手上拿著計劃書,抬著頭看著他,疑惑的問道。
“那倒不是,原本他們是想讓家丁陪著自家的子弟一起上學,好保護這些人的安全。不過軍校不允許學員攜帶家丁和隨從入學侍候,他們就想出了這個法子?!庇嶙筛蘖⒖探忉尩?。
朱由檢“唔”了一聲,又低下頭專心的看起了,手上的計劃書,會議室內的參謀們都屏息靜氣的等待著。
許久之后,朱由檢放下了手上的計劃書,然后左手大拇指慢慢按著額頭的太陽穴,安靜的思考了一會。
俞咨皋的計劃書,事實上就是按照陸軍軍官學校的辦學課程照抄了一份,除了把學制6個月延長到12個月之外,學習的課程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
朱由檢終于放下了手,對著這些一直注視他的軍官們說道:“海軍和陸軍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大多數方面還是有所區別的,雖然這份計劃書寫的很用心,但是朕以為培養學員的方向出現了偏差?!?
俞咨皋有些緊張的回道:“還請陛下指正。”
朱由檢的雙手按著計劃書平和的說道:“朕要建立的是一只遠洋海軍,而建立海軍軍官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出領導海軍征服海洋的領袖。
而諸位給我的這份計劃書,不過是培養出一群在甲板上作戰的陸軍軍官。海軍和水師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不要害怕遠離海岸線,不要害怕未知的風險,不要害怕這個世界是無法征服的?!?
對于皇帝的煽情話語,會議室內的海軍參謀們面面相窺,他們實在是無法接受,自己過往在水師中的作戰經驗被全盤否認。
吳震元終于忍不住小聲說道:“可是陛下,不管是海軍還是水師,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同敵人在海上作戰,如果學校里不教授這些作戰課程,那么我們要教他們什么呢?”
朱由檢只是轉了轉眼珠,就迅速說道:“教授他們音樂、數學、物理,一切的自然科學,然后再學習一些哲學知識,最后才是作戰的技藝,海軍學校的學制延長到3年,其中2年為在校學習,最后一年為上船實習?!?
“音…音樂?”皇帝的異想天開,頓時讓俞咨皋等人聽傻了,他們實在想不通音樂和作戰究竟有什么關系,而且在皇帝的設想中,這壓根不是在培養海軍軍官,而是在培養學者。
朱由檢看著會議室內啞口無,不知所措的參謀們,頓時微笑著說道:“是的,音樂,不能學會一門樂器的人,不能擔任船長。當然胡笳、二胡、琵琶這些樂器不算,軍校教授的樂器要么能夠舒緩精神,要么就是能夠振奮人心的這種?!?
俞咨皋終于回過了神了,雖然他不敢同皇帝唱反調,但是軍校里教授樂器,要是海軍軍官學校教出一群尋花問柳的紈绔子弟,他這個首任校長可就成了大明的笑柄了。
他硬著頭皮向崇禎勸諫道:“陛下,這學習音樂陶冶下性情固然是不錯的,但是軍中畢竟是陽剛之所在,讓海軍軍官們學習樂器,是不是太過陰柔了些?會不會有損海軍的士氣?”
對于俞咨皋的勸諫,幾名參謀也紛紛點頭稱是,朱由檢對此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事實上對于如何建立一支風帆時代的海軍,朱由檢同這些海軍參謀一樣,同樣一無所知。
他唯一處于稍微有利的地方,就是拜后世發達的信息社會,看過不少關于海戰的片子,并聽過: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之類的諺語。
而1628年,在這個時代,歐洲也同樣沒有形成近代海軍的指揮體系。但是近200年的大航海時代,給歐洲各國積累了足夠豐富的海上航行和作戰經驗。
如果他沒有記錯,很快當克倫威爾砍下了國王的頭顱之后,就會按照鐵騎軍的組織方式構建英國海軍,英國皇家海軍的組織架構雛形就此奠定。從那一刻開始,東西方在航海技術上的差距將會變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