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元宵的前一天,召開了近一個月的商人代表大會終于降下了帷幕。通過了這次會議,這些商人們終于意識到,代表大會不僅僅是朝廷向他們征稅的商議場所,也是他們可以就商業問題直接同朝廷溝通之所在。
在以往,這些商人們在地方上遇到了阻礙商業的問題,只能找地方官員一個個去疏通。這個辦法不僅僅費時,還有很大的局限性。
每個縣的官員都猶如本縣的土皇帝,他們不會因為相鄰縣的同僚采用了什么政策,就會遵照實施。雖然也許收買更高一級的官員是個不錯的法子,但是縣官畢竟不如現管,而且收買官員畢竟是需要成本的。
因此大多數商人對于地方上的陋規只能默默的忍受著,除非這些陋規已經讓他們無法把生意做下去了。但是在京城的商人代表大會中,他們平時看的比天還大的難題,在朝廷面前不過是一句話就能決斷的小事。
這種強烈的反差,立刻便讓這些商人代表們看到了,一個更有效率的解決自己在經商時遇到難題的途徑。更讓他們感覺欣喜的是,這個代表頭銜不必花錢購買,也不需要什么考試,最大的成本就是每年上京的旅費和住宿費。
然而在今年會議上,皇帝還提出了一個讓他們感到更為興奮的建議。考慮到各省商人赴京參加大會,在時間和金錢上都會存在的損失,因此決定今后在會議召開期間,將會對每位代表發放5元日的補助。且每位代表,今后每年將會獲得100元的代表津貼和50元的車馬補助費用等。
崇禎提出這個建議,是希望減少商人代表的不到場缺額。但是在這些商人代表看來,這卻是能夠把代表會議這種臨時議事形式轉化為長期機構的機會。
皇帝的提議自然毫無疑問的被全權通過了,不過這筆額外的錢皇帝不打算出,朝廷也不會出,那么只能從各地的商稅上找辦法了。
對于如何才能征到足夠的稅收用來維持商人代表大會的運行,這些商人代表倒是精明的很,他們不過聽了幾句崇禎派人在代表中的吹風,便立刻確定了對于奢侈品征收重稅的決定。凡是國內生產的奢侈品征收50%的重稅,從國外輸入的奢侈品則征收100%的稅收。
國外主要為各類寶石、香料和貴重的木料等等,而國內則主要是頂級的手工業品,比如高級皮毛、人參、以貴重木料制作的家具等。
決定征收這些稅種時,這些商人代表們心里一點負擔都沒有,反而倒是有一種出了一口悶氣的感覺。說起原因倒也簡單,以上這些商業中盈利最高的貨物,都不是他們這些沒有背景或是背景不夠深厚的商人能染指的。
而對于崇禎來說,但凡是能消費得起奢侈品的人,基本上是不在乎價格的,而大明百姓基本上也不可能消費到這些奢侈品,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極小。
唯一受到損失的大約便是那些經營奢侈品生意的商人,畢竟開征重稅之后,他們現在的暴利就無法維持下去了。
但是這個征稅的決定是商人代表大會做出的,也就是說他們將無法掀起商人的同情心理反對這一稅收政策。在沒有普遍的民意支持下,同這些商人勾結的官員們,將要單獨同崇禎和戶部進行對抗,這種毫無勝算的戰爭,只要他們沒有昏了頭就不會挑起來。
除了征收奢侈稅以保障商人代表大會的運行之外,各省商人代表們還通過了一項附加決議。他們決定把每年代表會議的會期定為12月15-1月15,這個時間雖然很是尷尬,但也只有這個時間各省商人才有空暇開會。
為了保障每年到會的代表人數,他們還決定縮小各省的代表名額到每省6人。每年各省派出3名代表上京參加會議,下一年再換另3名代表,這樣兩年一輪換,也可以減少對各商人代表生活的影響。
代表的任職年限也調整到了6年,每三年更換其中一半名額。對于缺席的代表制定了罰款的章程,并決定連續兩年沒有參加的代表將會被免去代表資格,并不得入選下任商人代表。
對于商人代表的選拔資格,崇禎作出了一個額外限制,凡是有偷稅漏稅行為的商人不得入選為商人代表;平日里從不遵守商人代表大會決議的商人不得入選;有過刑事犯罪記錄和正處于訴訟中的商人不得入選。
同時崇禎還要求各省提供3名候補代表的名額,以作為緊急狀況下的遞補人員。候補代表雖然不享有正式代表的政治權利,但是可以享受正式代表23的經濟待遇。
除此之外,崇禎還給了這些代表們一個意外的驚喜,在他們就任代表期間,將會享有特殊保護。只要不是嚴重的刑事犯罪和叛國罪,除非獲得他本人或是本省半數以上代表的同意,他們不會被地方官員所拘捕。
對于輕微的犯罪行為將會被豁免,對于中等的犯罪行為則凍結到該代表卸任之后再行追責,而嚴重的犯罪行為將會先通報代表大會,由代表大會免去其代表的職位,方可進入司法審判程序。
總的來說,崇禎元年-崇禎二年間的這場商人代表大會開的很成功。商人代表和崇禎都很滿意,他們都各自獲得了想要的東西。而戶部官員也很開心,他們什么都沒做,就獲得了一筆額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