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討論事情么,總有口不擇的時候,不必搞的這么緊張。魏公公請起吧,魏公公的建議么,還是老成謀國的,下次也當如此。不過今天么,我已經決定了,王體乾就按我說的擬令吧。”朱由檢溫和而堅定的說道。
魏忠賢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王體乾照著朱由檢的意思寫下了詔令。隨后在朱由檢的命令下,王承恩和涂文輔去錦衣衛傳詔去了,而王體乾和魏忠賢則在朱由檢的挽留下,開始討論三大殿核算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討論期間,心神不寧的魏忠賢頻頻出錯,不過朱由檢對此毫不在意,而王體乾則一直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和朱由檢熱烈討論著。
三人一直討論到了王承恩、涂文輔歸來之后,朱由檢看到王承恩對自己輕輕點頭之后,才住口讓王體乾、魏忠賢離去。待這兩人離去之后,朱由檢才看著涂文輔冷冷的說道:“涂公公,你是一個聰明人,所以我也不想繞彎子,既然你替我立下了這么大的功勞,不如說說你想要什么回報吧。”
涂文輔趕緊拱手說道:“臣身為大明之臣,為君父效命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臣不敢向陛下要求什么。”
朱由檢搖著頭說道:“這個世界上,免費的東西一定是最貴的,所以你還是說說,你想要什么,我喜歡公平交易。這個世界上也許會存在單方面的付出,但一定不會出現在你我之間,不是嗎,涂公公?”
涂文輔的這輩子都沒覺得,會比今天這一刻更難熬。他歷經神宗、光宗、熹宗三朝,除了光宗為人溫和略顯平庸之外,神宗、熹宗都是聰明杰出之輩。
三位皇帝雖然出色,但是因為成長于深宮之內,對于民間疾苦所知不多,所以在他們面前,涂文輔從來都是游刃有余。
但是崇禎則和以往的任何朱家皇帝不同,他也許沒有神宗、熹宗那么高的智商,但是他對于世情的熟悉卻超過了以往的皇帝們,以涂文輔看來大約只有太祖和成祖這兩位接觸過民間生活的皇帝才可比擬。
同時崇禎在待人上又不比太祖刻薄,對于**了內庫的庫房太監們,他也只是要求清退**的錢財,并修改管理庫房的制度,提高人員待遇作為了結。
而且自他登基以來,就取消了宮內一些殘酷的肉刑,并規定對于內侍宮女的處罰,必須要經過都知監,不得私下進行處罰等等。這種仁厚的作風,讓崇禎登基沒多久,就深得宮內眾人之心。
當涂文輔返回宮內的時候,就發現宮內大小事務在都知監的收集之下,正源源不斷的出現在崇禎的面前,這讓崇禎對宮內事務了若指掌。
而以往通過切斷皇帝的知情權,再由司禮監太監們挑選后呈送報告,以此來操縱皇權的方式頓時就潰敗了。
這也是涂文輔干凈利落的投靠崇禎的原因,因為一個不被蒙蔽的皇帝,可以使用的權力不是幾個司禮監太監和錦衣衛高官可以抵擋的。
只不過現在的崇禎還不懂得怎么使用這個權力,只是很有分寸的在試探他的權力極限在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