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鄭芝龍來說,他想要的招安,就是掛上一個官方的名義,好方便他的船隊進行海外貿易。因此他需要的是大明官員這種不負責任的招安,只要給他一個官方頭銜,然后大明朝廷不要干預他做什么就成了。
至于對其他海盜的招安條件,鄭芝龍重來沒考慮過。在他看來,只要他受了招安,那些海盜就是他進行海上貿易的敵人,那是非得清理干凈不可的。而大明東南沿海的官員和士紳,一定會樂觀其成。畢竟這些人名下的貿易走私船,常常都損失在這些海盜手中。
和聽了盧九德的話有些憋氣的鄭芝龍不同,他的幾個部下心思卻真正的開始活絡了起來。此時的鄭芝龍雖然名義上是海盜之首,但是實際上現在真正能完全聽從他的命令的,不過是兩個弟弟和親族控制的船只。
就連被旁人視為他親信手下的李魁奇和鐘斌兩人,沒有他們兩人的點頭,鄭芝龍就休想越過他們,去直接指揮兩人底下的船只。
之所以實力不強的鄭芝龍會被推舉為“十八芝”的總首領,第一個原因就是他實力不夠強,讓他做總首領,其他海盜頭目不用擔心自己的勢力會被他吞并掉。當然現在的海盜頭目們,誰也沒料到,當鄭芝龍投降了大明之后,依靠著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真正成為了大明海上之王。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大明朝廷對海盜的政策,如果你只是一般無名的海盜,或是有點名氣但是知名度不高,大明的水師基本上也就是應付差事的追剿幾回。但是如果有人統合了大明海上的群盜,那么這個人基本上就成了大明水師的眼中釘了,不追殺的此人消聲匿跡,大明水師是不會停手的。
這是大明海盜從王直到林鳳等諸多海盜首領的結局,領悟出來的道理。當然他們沒有料到的是,曾經威懾倭寇的大明水師,居然已經衰亡的,連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海盜團伙都打不過了。
因為大明水師往日的榮光,導致海盜頭目們沒人愿意當群盜首領,生怕被大明朝廷盯上自己。而大明水師往日的功績,也迫使這些海盜頭目團結在頗有才能的鄭芝龍身邊,聽從著他說下達的命令。
而鄭芝龍也憑借著大明水師的巨大壓力,慢慢的把自己的勢力深入到每一條船上去,想要成為名副其實的海盜總首領。
但是一向以強硬和迂腐著稱的大明朝廷,居然出了一個說要講誠信的崇禎皇帝,這就讓這些原本擔心招撫會不會是騙局的海盜頭目們,頓時安下了心來。
沒有那個皇帝會在向天下公布招安文告之后,還能反悔不做數的。李魁奇和鐘斌兩人頓時就開始盤算著,該怎么提條件才能不至于超過朝廷能接受的底線,導致招撫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