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溪城的西門出來,便是信江大橋,從這座橋上飛速通過,沿著鐵路線的方向,平行的有一條公路是通往南昌去的,只是這條公路已經很久沒有修繕了,布滿了坑坑洼洼,昨天的一場春雨,使滿地都是泥濘,低洼之處全部積滿了水,還未消退,走在這條路上,汽車想要跑快也跑不起來。不過,張賢還是佩服熊三娃的手段,開起車來就象是個拼命三郎,三拐兩拐地便躲過了大坑,速度沒有絲毫減慢,依然保持著四十公里以上,以這個速度趕到鷹潭,應該也就是半個時辰的事。
車斗的后面忽然傳來了猛烈的敲砸之聲,伴隨著還有女人的尖叫也怒罵。
“糟糕!”熊三娃不由得叫了一聲,這才想了起來:“后面的兩個女的,還沒有下車呢!”
張賢的頭也大了起來,他們開車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很急,當時并沒有想到這么多,再加上心里面著急,也忘記了后面兩個跟著他們一起過來的女兵,這兩個女兵太磨蹭了,竟然沒有下得車來。
“怎么辦?”熊三娃經不住地問著張賢。
后面敲擊聲越發得重了,顯然徐小曼與小蘭已經氣急敗壞了,她們從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明白過來,到這個時候見過了信江大橋,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去跟他們說一下,我們有急事要去鷹潭,忘記放她們下車了。”張賢告訴著熊三娃:“要她們要么自己走回貴溪去;要么跟我們車走!”
熊三娃點了點頭,把車停在了路邊,卻有些猶豫,還是懇求著道:“哥呀,還是你去吧?”他對跟女兵打交道,有些不知所措。
張賢點了點頭,如今要趕時間,也只能自己出馬了。
他跳下車樓,來到了車尾,還沒有開口,已然看到了小蘭滿面通紅著,指著他破口大罵起來,罵得很難聽,嗓門也很大。只是徐小曼卻沒有開口,臉上也帶著同樣不解的怒容。
“聽我說!”張賢沙啞著聲音打斷了小蘭的話,臉上毫無表情,聲音也冷酷果決,給人一種必須要聽他話的威懾。
小蘭怔了怔,不由得停住了嘴。
“很報歉,我們以為你們下車了!”張賢解釋著,同時道:“我們要去鷹潭辦點急事,可能要到期傍晚的時候才會回來的,你們要么跟著我們車走;要么現在就下車,從這里沿著公路走回貴溪去!”
“這怎么行?”小蘭再一次叫了起來:“要我們兩個女的走回貴溪,要是半路上遇上了土匪怎么辦?”她到現在,還想著徐小曼跟她講過的二一六師女兵過懷玉山的事,有些害怕。
“那就跟著我們車吧!”張賢道。
“不行,你送我們回去!”小蘭命令著。
張賢看了她一眼,語氣也十分得果斷:“我沒有時間跟你在這里閑扯,也不可能送你們回去的,你們快作決定,如果不下車,那就跟我們走了!”
小蘭猶豫著,又轉頭看向徐小曼,徐小曼稍微想了一下,點了點頭,道:“好吧,我跟你們的車走!”
見到徐小曼已經答應,小蘭也只好點了點頭,同時又強調著:“你們開車別這么東搖西晃的,把我肚子里的酸水都晃出來了!”
張賢只是點了一下頭,沒有再作回答,返身轉頭車頭,跳下了駕駛室里。
可是,這輛車還沒有到達鷹潭,在東面一個叫做童家村的地方,便聽到了遠處傳來的槍聲,汽車連從淮北一路南下,還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戰斗,也許是過于閑靜了,兩個人都不由得緊張起來。
路邊三三兩兩的當地百姓,挑著擔子、背著包裹,拖家攜口地沿著這條公路向東面逃難,張賢讓熊三娃把車停到路邊,自己跳下車來,準備去問一下這些難民前面的情況,為了怕把別人嚇著,他專門地把自己那半邊燒傷的臉遮住。
一個挑著籮筐的漢子走了過來,兩個籮筐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一個兩歲左右,一個四歲左右,在他的后面還跟著個婦女,背著一個竹簍,還攙著一個五六十歲左右的老太婆,這個老太婆的手里也沒有空著,拿著一個大大的包裹。顯然,這是一家人,正在逃難之中。
“老表!”張賢走上前去,扶住了那個因為拿著一個大包裹傴僂著身子的老人,用江西人慣常的稱呼方式叫著那個漢子。
這個漢子放下了擔子,有些驚訝,同時又有些受寵若驚的樣子,畢竟看到的張賢是一個身著軍裝的軍人,在這里當兵的人都被稱為老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