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好問題,這種書信一般都是看了就銷毀,要么就是保留證據(jù),等有朝一日其中一人遭難,這東西就能成為要挾對方的籌碼,另一人為了自己,肯定會鼎力相助,這就能起到相互牽制的作用。
而這種書信,就算留下,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刑部與大理寺查案,那也無法去搜查二皇子與蕭大人的東西。
余大人如實回道:“皇上,是前幾日休沐的時候,一個小乞丐送來書信,信上說有惠昭太子遇刺的線索,當(dāng)時一大早,那小乞丐就敲門送信,至于是誰讓小乞丐送來的,臣也不知?!?
顧景熙這時也出道:“皇上,當(dāng)初余大人收到信,就來尋臣一起商討,臣與余大人皆認(rèn)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便按照信上說的,去城外破面一探究竟,就發(fā)現(xiàn)了人證躺在地上,人證被喂了藥,渾身無力,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人證身邊就放著二皇子殿下與蕭大人的書信?!?
景文帝眉頭皺的更緊:“所以案子不是你們查出來的,是有人查出了真相,又指引你們?nèi)ト∽C據(jù)?”
顧景熙回道:“正是如此。”
景文帝垂眼,眸光陰沉沉的看著眼前的書信與供詞,他的次子殺了他的長子是不假,但這案件背后,還有旁觀者清楚事情的真相,并淡定地看著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看著他的長子遇刺身亡,如今他的長子已去世,那人又拿出他次子行兇的證據(jù)。
如此一來,一石二鳥,他直接失去了兩個兒子,好歹毒的計謀,到底是誰在窺視著這一切?
沉默良久,景文帝再次問:“那小乞丐如今何在?”
余大人搖頭:“臣與顧大人秘密搜尋了京城內(nèi)的乞丐,都找不到那小乞丐。”
景文帝聽罷,臉色更加凝重,找不到人,哪有可能不是真的乞丐,只是找個由頭來送信的,又或者那是真的乞丐,只是送完信之后,就已經(jīng)沒命了。
惠昭太子遇刺身亡的案件是水落石出了,卻又蒙上一層迷霧。
良久后,景文帝深吸一口氣,道:“兩位愛卿辛苦了,先退下吧。”
余大人微愣,很快反應(yīng)過來,與顧景熙一起,拱手行禮告退。
出了御書房,余大人還有點懵,皇上知道了謀害太子的兇手,卻沒有說如何懲治兇手,就這樣把他們打發(fā)出去,他低聲問:“顧大人,你說皇上這是什么意思?”
顧景熙回道:“帝心難測,皇上的心思,豈是我等能猜到的?”
余大人微微皺眉,這案子能查出來,他與顧景熙其實沒什么功勞,畢竟證據(jù)都是別人塞過來的,也不求什么賞賜,只求皇上別遷怒他們這些知情人才好,隨后又問:“那二皇子與蕭大人合伙謀殺太子就這么算了?”
顧景熙沒回答這個問題,只道:“安國使臣快到了。”??
余大人怔了怔,很快明白過來,安國使臣到訪,在這種關(guān)鍵時刻,他們趙國皇室鬧出這種丑事,很不光彩,估計皇上會等安國使臣離開后再處置二皇子與蕭家,至于二皇子是死是活,那就得看皇上的意思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