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一臉的大驚失色,跪地否認。
“皇上,嬪妾沒有,嬪妾沒有做過這種事,是有人誣陷嬪妾的。”
“誣陷,那你說說誰誣陷了你?”
皇后抬手指向司寧的方向,尖聲說道。
“是她,這密報該在司寧身上的,不是嬪妾,嬪妾怎會做這種事呢?”
“密報,什么密報,皇后娘娘,你不是那東西不是你偷的嗎,那你如何知道那是密報的?”
“我……”
“夠了,來人,將周氏給朕帶下去,好好問清楚這密報她拿來是要給誰的?
“皇上,嬪妾冤枉啊,嬪妾沒有要給誰,這密報真的不是嬪妾偷的啊……”
皇后的苦苦哀求,并未換來皇上的憐憫。
有些事一次兩次倒是沒什么,但次數(shù)多了,皇上又生性多疑,難免不懷疑皇后偷密報是為了三皇子。
那密報是最近邊關內(nèi)外的用兵情況,還有布防圖。
大夏多年來同突厥人屢次交戰(zhàn),皇上有意結束這場戰(zhàn)斗,想要將突厥人一舉殲滅。
這密報很重要,卻不想丟了,還剛巧被皇后用來誣陷司寧,卻最后弄巧成拙,她成了那個小偷。
皇上自然會多想。
韓梁安圈養(yǎng)私兵在前,皇后偷作戰(zhàn)圖在后。
如若不是韓梁安同突厥人勾結在一起,皇后好好的為何要偷作戰(zhàn)圖呢?
所以無論皇后怎么求饒都沒有用,關乎皇位,就算是自己的兒子,皇上也不會留半點情面。
這一次皇上沒在選擇包庇皇后,他稱她為周氏,這也意味著皇后之位她做到頭了。
在場的眾位嬪妃都很清楚這一點,周氏絕無東山再起的可能,除非皇上死了,否則她絕不會在被復位。
周氏就在眾人的注視下,被拉了下去。
隔著很遠,還能聽見她喊冤的聲音。
可這深宮大內(nèi),誰又沒有冤屈呢?
誰愿意去管你有沒有被冤枉,大家在意的從來都是利益,處決一個人也好,幫襯一個人也罷,也從不是想要當救世主。
一場都發(fā)生的突然,本以為只是一場簡單的宴請,最后卻成了這個樣子。
隨著皇后的落幕,三皇子韓梁安也沒了回京的可能。
皇上到底將唯一健全的成年皇子舍棄了,這讓很多妃嬪看見了希望。
若是她們努力一些生了皇子,也許哄皇上高興,能成為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眾人心里波濤駭浪,面上卻都是恭恭敬敬的。
就如這皇宮一般,看上去風平浪靜,實則每一個角落都存在著巨大的波瀾,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司寧進到宮中,為的就是給陸寒驍報仇,給那些將士們報仇。
如今這報仇大計已經(jīng)成了一半,剩下的事情要好辦多了。
皇上命眾人都先回去,司寧乖乖的跟著淑妃回了傾顏宮。
一回到傾顏宮,淑妃就較有深意的看向司寧,語氣里帶著警告。
“阿寧,我再次提醒你,這宮中并未如你看見的那么簡單,日后有什么事都你要擅自做主,否則……”
“淑妃娘娘……”
司寧打斷了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