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
喧鬧如菜市場!
不少文臣,武將,乃至史官聚在一起吵翻了天,但他們并不是因為意見分歧而吵,而是在異口同聲地咒罵寧祿山,趙虎,田戰三人。
身為朝廷臣子,蒙受皇恩浩蕩,居然不思肝腦涂地,反而穢亂后宮,殘殺皇帝的妃子,這是何等可惡可恨,人神共憤的惡事。
大漢開朝至今六百余年,還是頭一次出現這種事,只怕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在朝的大官,三品至一品,都恨不得立馬砍了三人,以此洗刷帝王恥辱。
金鑾殿吵得熱鬧。
這邊,漢帝也走上了龍椅。
秦贏和八皇子秦舟,默默跟在后面。
直到漢帝坐上龍椅,朝堂之下的吵鬧聲,方才是安靜下來。
早朝開始。
還不等曹公公喊出那句有事起奏。
群臣之中,一個老頭便站了出來。
他須發皆白,身材高大,蒼老的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氣質嚴肅,有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是李長庚,當朝一品大員,“三殿”之一,文華殿大學士,除此之外,他還兼領史官之首,三朝元老,號稱大漢第一“刀嘴”!
別人自稱鐵嘴,是因為能說會道。
而他人送外號刀嘴,便是因其性格嫉惡如仇,敢于進諫,面對帝王所為不公不正之事,他甚至破口大罵,有人說他的嘴像刀,能把人割出血來。
可以說,他是一個比江朝民還猛的人。
漢帝對他那是又愛又恨。
雖然也經常紅臉,但卻從未想過要殺他。
是因為大漢律法,史官有三殺。
一,干政弄權者殺。
二,篡位造反者殺。
三,無為懼諫者殺。
其余,皆不可殺。
可以說,在大漢史官罵皇帝,那是依法而行,哪怕是帝王再怎么惱羞成怒,只要說的是對的,那就必須接受。
但,縱然有律法擺在這里,可真正敢指著帝王鼻子罵的人,也就他了。
一般的史官只敢進諫,哪兒敢真的罵。
秦贏心里暗緊。
這位大神第一個站出來,怕不是要刀他。
“陛下,臣今日入宮早朝,聽聞昨夜慶功宴后,有臣子潛入后宮,奸殺了三位貴妃,此事可真?”
“如果是真的,陛下要立刻處死三人,以維護我大漢朝廷的威嚴!”
“若為謠,則立刻處死造謠者,并發圣旨,還三位清白!”
他說的有理有據,擲地有聲,加上他史官之首的身份,漢帝也頗為感覺到頭疼,畢竟今日所說的一一行,都會被如實記載。
史筆如鐵,他可不想給后人留下一個綠帽皇帝的名號,當然也絕不想當著秦贏的面,殺了他的三位心腹。
此事蹊蹺之處太多,貿然殺人這會使父子離心,以后見面都尷尬。
李長庚一帶頭,史官們紛紛站了出來。
“陛下,聽聞您已經下令抓他們入天牢,可因為九皇子的關系,您又給放了?”
“此事不妥,陛下應立刻讓皇宮禁衛將他們抓回來,就地正法!”
“臣附議,當夜值事的太監宮女也一并斬首,此等丑聞之風,必須止于朝廷而不可入民間,否則陛下的顏面,朝廷的威嚴都將蕩然無存!”
“臣附議……”
“……”
一波又一波的聲浪,似沒有盡頭般。
漢帝未開口。
旁聽的秦贏已是緊蹙眉頭。
這一個兩個,可都是態度決然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