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左右看了看。
若說吳大人胡說也不是沒可能,但公主身邊的人總不至于拿公主的身l開玩笑。
而且,公主的脈象和事情的因果竟然還真能對上。
真是活見鬼。
呂夢穎仔細地給鄭珣喂了藥,而后看向吳宗禹:“吳大人,勞煩你張榜為公主尋醫。”
她起身,神色肅然:“疏散百姓之事不能耽誤,吳大人還需要主持大局,公主這邊就交給我。我已經給皇上傳訊,過不了多久,京城就能收到消息。”
她極少說這樣長的話,但是公主身邊只有她一個人,她不敢有絲毫的猶豫和懈怠。
吳宗禹正了正神色:“大人放心,我定不會辜負公主的付出!”
他知道,他即將遇到這一生中最大的危機和考驗。
可初時的惶恐消散,他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外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決斷,他沒有時間耽誤。
離開鄭珣的房間,他一頭扎進公務之中。
雖然有許多百姓看到了天幕的預警,但是更多人沒有看到,事情難就難在,看到未來的人也無法將此事告訴外人。
吳宗禹想了想,編了個故事。
故事很簡單,就是公主召喚神跡,有仙人降下預警,汀州確實會出現地動。
雖然內容十分荒誕,但是目睹神跡的人毫不猶豫地開始撤離,就讓這一切多了八九分的可信度。
事情進行得還算順利,愿意撤離的人達到了七成,另有兩成雖然不愿意離開,但是卻通意撤往地勢高一些的平地。
吳宗禹很清楚,若是海水倒溢,所謂高處的平地也并不安全。
他讓手底下的人將事情的利害解釋清楚,怎么選擇就交給他們本人。
估摸好需要撤離的人數,接下來就要操心路上的食物。
百姓雖然會帶上糧食,但是那些貧苦些的人家他不能不管。
他雖然鼓勵大家挖地垌藏糧,但是汀州的土質挖地洞也容易坍塌,若是滲了水進去,那糧食很可能保不住。
海水退去之后要重建房屋,摻了海鹽的地難以下種,可以預料到,汀州很長一段時間都會陷入缺糧的狀態。
找其他州借糧可緩一時之急,但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他的目光盯上了淇州的糧倉。
連續幾個災年之后,皇帝也有點遭不住,所以,他在各地興建糧倉屯糧,以備災時所需。
現在,糧倉應該已經記了吧?
吳宗禹當即決定給管理淇州糧倉的鐘庫司去信。
忙完此事,還有許多蕪雜的事情在等著他。
撤離路上有個頭疼腦熱的,大夫和藥材也要跟上。
這個過程最難的是讓百姓拋棄他們那些累贅的家當。
他們的時間并不算充裕,途中還要翻過平波山,所以輕車簡從才是優選。
撤離混亂,他得安排人手,護衛百姓安全,免得有些畜生東西渾水摸魚。
而且他還不能一直待在府衙中。
公主暈倒之后,百姓需要一個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