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仁,你來一下”
柳俊在辦公室里頭說道。
“哎”
潘知仁忙即走進柳俊的辦公桌。
柳俊微笑著指了指面前的椅子,潘知仁就坐了,腰板挺得筆直,專注地望著柳俊。
“不用那么緊張,就是隨便聊聊”
柳俊笑著將手邊的中華煙扔到潘知仁面前,潘知仁一笑,掏出一支來點上。
“這段時間,不少人到你家里登門拜訪吧”
柳俊問道。
潘知仁神情便微微一滯,變得小心謹慎起來,點頭答道:“是的,不少。都是下面區鄉的一些負責干部,有送東西的,送購物券的,也有直接送錢的”
潘知仁和盤托出,一點都不隱瞞。
柳俊點了點頭,蹙眉道:“看來這個風氣,一時還真不好扭轉啊。”
潘知仁心里頭就升騰起一股感激之情。柳俊壓根就沒問他是怎么處理的,擺明對他絕對信任。人家柳縣長,關心的是寧北縣的官場風氣。
“我聽說,縣委其他班子成員家里,也是訪客盈門特別是彭書記和陸書記家里,客人尤其多”
潘知仁想了想,試探著說道。
柳俊一笑,說道:“這個很正常。”
“縣長,您是在關心縣里的干部隊伍建設吧老實說,要是縣委班子成員,個個都跟你一樣,干部隊伍的風氣,自然而然就扭轉了。”
潘知仁說道,語氣很是自然,沒有絲毫溜須拍馬的意思。
“要是你是書記就好了”
潘知仁脫口而出。
柳俊微微一笑,也不去責怪潘知仁僭越,說道:“我是書記,也不能搞一堂。關鍵還在于班子成員齊心協力,不然,總是要做出妥協的”
潘知仁就有些喪氣。
他是讀書人出身,以前是教師,后來編纂地方志,骨子里頭,是個很正直的文人,頗有“清流”之風。對于柳俊大力發展寧北縣的經濟,大力加強干部隊伍的建設,非常認同而且欽佩。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曰,主政一方的時候,也能如柳俊這般,做一個大公無私的好官員,得到老百姓由衷的愛戴。
可是現在,連他心目中的偶像柳縣長,面對官場上種種不正之風,也說出“妥協”二字來,自然不免沮喪了。
“知仁,政治是很現實的,因為政治就是人治。有人,就有欲望,有爭斗,有勝利,也有妥協。完全理想的烏托邦國度,是沒有的。你今后單獨工作了,對這一點,要有思想準備。”
柳俊語重心長地道。
盡管潘知仁比他實際年齡還要大幾歲,柳俊卻一直扮演的是一個兄長的角色。
潘知仁就點點頭,心里忽然涌起一個念頭:某非柳縣長有意要自己動一動
“當然,該堅持的一定要堅持,所謂妥協和平衡,出發點只有一個,就是更加有利于開展工作。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原因。這一點,你也要記住”
柳俊繼續說道。
潘知仁又再點點頭,細細品味柳俊的話語。
“縣長,其實到我家里去的那些人,也并不是都帶著東西的,也有一些人是打探消息”
潘知仁忽然說道。
“打探什么消息”
柳俊來了興趣。
“主要是打探新設立的鄉鎮,在經濟發展上,縣政斧有什么新的思路沒有。他們想跟上你的思路,打開局面就是你說的,他們想出成績,想進步”
潘知仁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柳俊也微笑著點點頭。
看來“想進步出成績”的宣傳,也開始逐漸深入人心了,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干部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有了這個良好開端,今后總能結出一些豐碩的果實。
“知仁,這一次,你有沒有什么想法”
柳俊望著潘知仁,溫和地問道。
潘知仁心里一跳:果然來了
不過潘知仁有些拿不準,柳俊到底是什么意思。貌似現在干部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況且,擬任的鄉鎮一把手名單已經公示出去,這個時候要插隊,也有一定的難度。
“我想,還是再跟著縣長多歷練幾年吧”
潘知仁在瞬間就做了決定,很誠懇地道。
柳俊微笑著點了點頭。
未完待續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