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穿云箭,千軍萬馬來相見。說得便是這綠林箭。綠林箭又稱為英雄帖,源自何時已無據可考。只江湖中威望隆重的人方能傳此令箭,綠林英雄見了,赴湯蹈火,亦不敢辭。然而,對大多數人而,綠林箭僅僅是一個傳說。
在荊襄一帶,6明宇以趙行德名義下綠林箭,在東南草莽間攪起了一陣騷動。接到帖子的綠林豪杰都大為驚異。趙行德聲望隆重,但他向來是清流士人津津樂道,和綠林中人似乎沒有干系。6明宇附在綠林箭后面的書信中,倒是提起他乃圣教前軍師,仔細想來,倒也不錯。十年之前,不單方教主昭告天下,就連宋室官家往州縣的海捕公文里,也如是此說。當年不少明教豪杰好為此而沾沾自喜。但真正的英雄帖里,趙行德卻只字未提復興圣教,只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陳勝吳廣,漢高楚霸以來,東南都是英雄輩出之地。遼賊南下,東南豪杰自當群起而攻之,切不可為虎作倀,作出辱沒祖宗之事。所以召集大家一起共襄盛舉。
潭州芷江寨的鄧元覺看到趙行德帖子,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古怪的感覺。當初方臘封趙行德為前軍師,不過是借刀殺人,進而使朝廷更失人心的伎倆而已。別人不知道,鄧元覺可是一清二楚的。當初他在教中負責籌集軍餉,購買兵器等,權位也不小,只因得罪了丞相方肥,才被排斥出了圣教中樞。也幸而如此,方臘敗亡之后,朝廷將教中腦鏟除干凈,而鄧元覺則逃過了一劫。他篤信教義,堅信這次失敗,不過是光明和黑暗幾千年的爭斗中,魔鬼惡神暫時占了上風,但世人終將獲得光明。在隱藏一段時間后,鄧元覺隱去了明教的身份,在潭州開山立柜,為將來起事招兵買馬,潛蓄實力。
“方教主蓋世的神通,當初卻沒有想到,趙行德這個儒生會活得比他還要長,比所有教中腦都長,”鄧元覺心頭不禁涌起了一陣荒謬的感覺,他抖著燙金的帖子,“他居然假借圣教之名,到此有何企圖?方教主雖然對不起老夫,老夫卻不能對此置之不理!”
想到此處,鄧元覺心頭悚然一驚。他是明教中老兄弟,侍奉明尊有三十多年了,對教義鉆研甚深。不比那些方臘起事后無頭蒼蠅一樣的教眾,鄧元覺向來對那些蠱惑人心的把戲嗤之以鼻,以為好端端的圣教教義,被這些急功近利之徒弄得如同野祠亂神一般。他立即吩咐部屬,準備行船去岳州參加會盟。
洞庭一帶最大的水寨,鼎州上灣寨中,周誠、白德、王嵩等頭領聚在一起,商議如何應付6明宇下來的英雄帖。
“6明宇這是要受招安么?”周誠將帖子翻來覆去看了,他把帖子交給王嵩道,“三弟你怎么看?”他們三人乃效法劉關張的結拜兄弟。周誠雖然生得身材魁梧,面相兇惡,其實對這兩個結義的兄弟都極好。而王嵩的年紀最小,卻識文斷字,足智多謀,也更得他的看重。
王嵩拿將帖子看過一遍,沉聲道:“遼賊南下在即,姓6的坐不住了,想投官府,別家廟大不收他這個小鬼,所以搭上了趙行德這條線,也算他精明,不愧是十三連環寨的總頭領。”他把帖子彈了一彈,“這趙行德名滿天下,確是桿好旗子,6明宇這綠林箭借了勢,這一次會盟過后,肯定勢力大漲。”
“趙行德有偌大名聲,”白德疑惑道,“怎肯被6明宇如此利用?”
“這兩人相互為用吧,”王嵩撇撇嘴道:“趙行德隱居十年,在東南無根無底,他也借6明宇召集部屬,而歸附趙行德的山寨人馬越多,6明宇的勢力也水漲船高,這兩人真是好計算啊。”
白德皺起眉道,“洞庭湖就這么大,他勢力大了,我們聲勢便弱了啊。”
“現在聲勢大有什么好處?”王嵩把帖子還給周誠,他自己隨手拿起一個楊莓丟進嘴里,“趙行德和陳東是一路的,陳東手上只有鎮國軍八千人馬,卻執意不肯奉趙杞為帝。他在鄂州鬧事,襄陽行營劉延慶豈能和他干休。再加上遼國正進兵江淮,鄂州可說是腹背受敵,撐不撐得過這一個月都難說。這局面險惡,連岳雕兒都抵擋不住,6明宇聲勢再大又有什么用?”
“三弟說的是,”周誠的眉頭松了開來,隨手把帖子扔到桌上,“那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