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聽到此處,陳東點頭嘆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若非元直,幾乎誤了大事。”
陳東的眼神有些復雜。若非鎮國軍東征,鄂州只剩下保義軍坐鎮,不得不找趙行德出兵,恐怕大軍剛剛進駐各州縣,在侯煥寅之流有心渲染之下,自己只怕就要聲名狼藉,東南州縣竟生警惕離心,自從鄂州倡議以來所獲得的大義名分,便要付諸流水了。
“不過愚者之得而已。”趙行德微笑道。他想起了在長安的陳千里,趙行德一直覺得陳千里的名聲和他的見識很不相稱。當初離開長安赴敦煌護國府議事時,陳千里向他解說護國府中合縱連橫之道,對他頗有啟。
“千里兄是大隱隱于朝,”他心下搖頭,“我卻是浪得虛名罷了。”
想起早年在汴梁時,一眾同窗好友,只出于義憤便揭帖天下指斥童貫這大權臣的事,當初不顧其一切,置身的局面何等險惡,以至于張明煥死難,諸多好友亡命數載,但現再想來,仍是熱血澎湃。久歷風霜之后,身負盛名之累,卻不能像從前那樣意氣用事。計較了許多利害之后,得失仍難以預料。比如捐生,趙行德心下雖然厭惡,卻為了軍需府籌集糧餉而不得不出此下策。比如侯煥寅這人野心頗大,看樣子是個進則逐鹿天下,退則割據一方的梟雄心性。可他掌握京東三十多州縣,趙行德對此人不抱好感,卻不得不勸陳東和他虛以逶迤。這種貌合神離的盟友,將來是誰勝誰敗都說不清楚,現在卻還是要盡力維持著顏面。
陳東的府邸毗鄰鬧市。從府中走出來,滿眼都是車水馬龍。大部人臉上都是布滿笑容,似乎這天是個不錯的日子。在這亂世中,對鄂州的百姓來說,只要市面平靜,遼軍沒有殺到眼皮子底下,每天還算是不錯吧。特別是近來大批貴人從各州縣云集到鄂州來,著實讓城內的客棧店鋪都都大賺了一筆,連乞丐都多討到了幾個錢。
空氣中充斥著新鮮蔬菜味、魚腥味和雞鴨糞的味道,連日陰雨,這天恰好是個晴天,街面上各種各樣的攤子都擺了出來,攤子前面人臉上堆滿笑容。賣貨郎濃濃的鄂州口音叫賣,擺攤的菜農和買東西大嬸子小媳婦討價還價,為了幾個銅錢可以掙得面紅耳赤。可做成買賣后,買著東西的興高采烈地離開,賣東西也心滿意足地把銅錢數了又數。
這般熱鬧而充滿生氣的景象,讓人滿懷愁緒都擠到了一邊。趙行德深深呼了一口潮濕的空氣,暗暗道:“我不過是一介凡夫。今日所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已。”大步朝著前面而去。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