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喝吧,”趙行德看著劉志堅詢問的眼神,“老高這次泄出來,有好處。”
劉志堅點點頭,把手縮了回來,高肅得這機會,口里喃喃道:“干了!”又給自己滿飲了一杯,劉志堅和趙行德、時恒都是淺嘗輒止,船上雖然不禁酒,但宿醉的滋味可不好受,特別是明天就要起錨出航,趙行德照例會在船樓上觀禮,讓岸上和各船的水手都能看見自己。
“趙將軍不必擔憂,大家當初加入承影的時候,就知道要常年出征打仗的。”
劉志堅寬慰趙行德道:“老高只是一時想不開,這場酒醒了以后,慢慢會放下的。”
趙行德點點頭,他何嘗不知如此,只是心里有些沉重而已,他心中閃過幾位佳人的面容,如煙似霧地眼眸,一次次惜別,漫長的別離,更有許多愧疚。劉志堅也嘆了口氣,他早就定下了家室,但這些年也是聚少離多。高肅已經醉倒,氣氛不但沒有輕松,反而愈沉重。
“關中還好一點,”時恒放下酒杯,憂道,“河中那邊,民間已有福福腳的說法了。”
“天下承平年久,人心不比開國之時,再這么下去”
劉志堅嘆了口氣。所謂福手福腳,就是斷手斷腳。河中大規模地動員退役軍士與大食突厥作戰,又征團練營上陣。總的來說,河中的民風彪悍,大食突厥激起了百姓同仇敵愾之心,然而,周礪兵敗熱沙海損失極重,也在河中民間引起了陣陣恐慌。因為斷手斷腳之人不必上陣得以留在家鄉,所以對不想上戰場的人來說,斷手斷腳又被稱為福手福腳。雖然厭戰的人只是少數,但這樣的說法在民間也并不是沒有,只是一直被護國府壓制住了而已。
護國府并非沒有考慮過和羅姆突厥締結一個和約暫時穩住西線。但是,羅姆突厥人從來沒有遵守和約的習慣,若夏國為了統一關西與突厥人締結和約,他們很可能利用這個時機完成對大食諸侯的統一。在大多數護國校尉眼中,一個統一的突厥王朝,意味著河中直面人口達兩千萬的新興帝國。兩千萬突厥臣民的威脅要遠遠大于六千萬宋人,也過了以幾百萬契丹人為核心的兩千萬遼國人,更別提關東遼宋兩國還在互相牽制著。
“河中以一地的軍民人力,直面整個大食突厥的軍隊,承受的壓力太大了。”
趙行德放下酒杯,嘆道:“我們這支偏師或許能派上些用場,希望這場仗早點打完吧。”
他完全能理解河中的校尉們的心理。一旦羅姆突厥統一了大食諸侯,就將真正成為一個龐然大物。白益王朝滅亡之后,河中的校尉就將羅姆突厥視為必須拔掉的眼中釘。熱沙海一戰,河中軍士犧牲慘重固然刺激了護國府,羅姆突厥得到了熱沙海以南的埃及諸侯的幫助,也是促使護國府決心斬掉這個心腹大患的重要原因。
而關東的局面,在最好的情況下,也許等河中解決了羅姆蘇丹之后,因為遼宋相互消耗,兩敗俱傷,夏國反而能夠比現在更輕松地解決掉關東二虎。而最壞的情況,失去的最多只是一個機會,近百年來,夏國失去的機會并不少。好像是上天不愿一個橫跨東西方大6的帝國出現似地,每當河中剛剛打敗蠻夷,東線就開始不穩,每當東線遼宋兩虎相爭的時候,西線往往也出現了威脅。護國府總是優先考慮鞏固已有的地方,按照護國盟誓保護軍民的安居樂業,而不是舍棄任何一條戰線,或是冒險同時在東西兩線作戰。
趙行德思緒飛快閃過,身為西南海上將軍,護國府的策略他自然了如指掌,只不過,在有條不紊的布局之下,似乎總有些不清不楚的暗流涌動,十余萬軍士組成的大軍都壓在了西面前線上,后面還有幾十萬團練營6續展開保護著后路。丞相柳毅、上將軍張善夫等人的親臨前線,皇帝陳宣親臨康國坐鎮,整個國家重心似乎都隨著這場戰爭而生了嚴重的傾斜。每當他看著大將軍府送過來的軍報時,都隱隱有種心驚的感覺。所以,廣州出海之后,他就竭盡全力地督促水師加快航行,希望能及時趕到戰場,能夠為勝利的天平最后增添一點砝碼。
高肅醉了過去之后,劉志堅、時恒自將他弄回船艙,三人各自休息不提。占城這種地方,對中原人來說已經是遙遠的蠻荒了,但是常年行船的人都有眷戀港口的感覺。船隊停留占城兩天復又楊帆起錨,竟然又勾起鄉愁來了。對很多人來說,前面的航程似乎看不到盡頭一般。
這一夜,是許多人的不眠之夜,因為明天又要再度揚帆起錨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