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心中也存有疑問,便問他:“我也聽過這三種巫法,但在先輩傳下來的口訣中,獨獨缺了這三門,難道在你這一代,就失傳了么?”梅山教無文無字,歷史、風俗均以口授,幾千年下來,有所遺失也屬正常,但偏偏最重要的三門口訣卻丟失了,就讓人不解了。
扶教主不直接回答,接著說:“這三門口訣只傳教主,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匡義再度發兵,此次兵力十萬,他們吸取之前失利教訓,在軍隊中配備了巫師,專破我梅山巫法。他們每進入一里,便立碑一塊,上書‘弓開弦斷,箭來碑擋’,破解我教神箭巫術,使我教不能射殺敵軍首領。而且,這位巫師雖不能破解我教倒路鬼與喚獸大法,卻能識別它,每見道中設有倒路鬼時,便繞道而行;宋狗人人手持火把,見山燒山,驅趕野獸,使我教喚獸大法不能施展,才終于殺進我教總壇。”
眾人一片驚呼聲。
扶教主咬牙切齒地說:“宋狗心狠手辣,一天之內,斬殺我教民二萬,擒獲五千,當時,梅山上下尸橫遍野,慘不忍睹。”
高若凌急忙問:“那位女子有沒有逃脫?”想想又不妥,加問他:“教主也逃脫了吧?”
扶教主滿臉悲憤,繼續說:“當時,這位女子在我教已被軟禁幾年,見我是謙謙君子,早與我互生情愫。當時,大敵當前,她才終于道出真實身份。為救梅山教其余教民,我與父親各領一路,父親先行,我在后御敵,但——”扶教主已聲音哽咽,卻流不下淚來。他接著說:“但,很快傳來父親遇難的消息。我且戰且退,被宋狗逼入這座峽谷,拼死抵抗至今。”新老教主都在這場征伐中斃命,難怪三大巫術失傳了。
高若凌問:“那位女子是什么人呢?”
扶教主憂傷地說:“這位女子便是你了,乃是宋國青平公主,當年南巡至譚州,為我所擒,也因此,才使宋國連年出兵征討我教。是我對不起梅山教民啊!”說罷,他翻身跪地,嚎陶起來。
公輸然驚喜不已,十天來的辛勞總算有了回報,得到青平公主的信息,離找到黃鳥又近了一步。
高若凌說:“她為你引來殺身之禍,你恨她么?”
扶教主又坐起來,回答說:“我既有愛她之心,又豈能懼怕危難?況且這些危難非她所予,我對她何恨之有?”
扶流漢終于憋不住了,討好地說:“扶教主果然是大仁大義之人啊!這么好聽的故事,要是有酒,就更妙了。”
扶教主十分受用,說:“我被圍困于此,吃的用的早就光了,哪來的酒啊。”他又轉向高若凌,“青平,當日宋軍殺入梅山,你執意不肯隨我逃跑,要前去勸說宋軍罷兵,從此下落不明,讓我好生掛念。”
高若凌聽著十分別扭,便說:“我確不是你的青平,你剛才所說的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我想青平也早已——”她躊躇不,但扶教主早已明白,慘白的臉上突然裂開許多紋路,恐怖至極,悲哀之情在這恐怖之中顯得更加深刻怪異。高若凌見到,不禁害怕起來,輕輕往高靖身上靠去。
在扶教主心底里,一直藏有一個疑問,青平公主之所以離去,到底是為了挽救梅山教民;還是背叛了自己。若是旁人,都傾向于選擇后者作為答案,因為青平公主離去后,宋軍并未放棄追殺,幾乎殺絕了梅山教的武裝人員方才作罷,但扶教主絕對接受不了這個答案,他始終記著青平公主最后對他說的話,“天意弄人,使我們身處兩難,但我若勸阻不成,也是要與你同生同死的!假若成功,你處理完梅山事務,須盡快赴汴京與我相會。”他認定青平公主對他有真情,不會負他。然而,在心底深處,他又隱隱擔憂青平公主背叛了承諾,因此,他必須要查明,否則死不瞑目。如此一千余年過去了,他仍在此苦苦等待。
公輸然長嘆一聲。心中失望至極,看來扶教主并不知道青平公主已死,更不知她葬在何處了,剛得到的線索又斷了。
高若凌蘭心慧質,察覺到他有話要說,便問他:“公輸然似乎心事重重,不如說給大家聽聽?”
公輸然望著扶教主說:“我知道青平公主的下落,只是怕你聽到后難受。”
扶教主大急,一把抓住公輸然,指甲陷進到他肉里,害公輸然疼得大叫。扶教主有些愧疚,忙放輕力道,說:“快講快講,我在此受苦多年,就為等到她的消息!”
公輸然沉吟良久,緩緩說:“正史里,根本沒有青平公主南巡譚州被擒的事,也不存在這個人,應該是朝廷擔心因她而毀了皇室的名節,以至有所隱瞞。但野史記載,在太平興國二年,青平公主力勸宋太宗停止征伐梅山,后又有多位大臣,像劉元珍、張頡、范子奇等也主張采取‘懷柔政策’,宋太宗采納了他們的建議,停止征伐,招撫了梅山教民,這些教民便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歸服王化的梅山教民,但總部也由梅山遷移到了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