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王被迎進了府門后,鄧懷柔便是大廳里招待著驍王,二人都是面上功夫的高手,一時間推杯換盞你來我往,真好似過命的交情一般。
酒飲到了一半,到底是鄧懷柔忍耐不住了,微微翹起濃眉問:“驍王新近得寶,不去快快接住財神,到在下的府上豈不是浪費時間?”
驍王嘴角的笑紋加深:“這‘寶’甚大,不是本王一己之力能獨吞的……”他并不知這地圖究竟關系到什么,此番乃是空手套白狼,便順著南麓公話里的意思纏藤上架。
鄧懷柔卻是不疑有他,想到自己手中握有兩張藏寶圖,便是得意地一笑:“驍王是想與在下合作,平分這前梁的寶藏嗎?”
驍王適時端起酒杯,寬大盤滿蛟紋的衣袖遮擋住了半張臉,半垂下的眼皮掩蓋了眼底驟然爆出的精光。
他壓根沒有想到那民間影傳竟然是會成真。更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前梁余孽在暗中找尋著這秘寶,不論這寶藏是落到鄧懷柔還是那個前朝余孽的手里,毫無疑問都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當一杯陳釀飲盡,驍王已經是臉色如常,微微一笑:“不知鄧公愿否?”
鄧懷柔陰笑著說:“在下手中的藏圖有二,而殿下才只有其一,這做買賣都講究一個公平交易,殿下若是能從太子的那把寶劍里取得最后剩下的一張,你我二人的合作才算是公平,殿下認為呢?”
驍王長指輕敲了兩下桌面:“南麓公說得及是!”
南麓公府這一趟可真是不虛此行,驍王乃是話里設套的高手,那鄧懷柔又是自以為占了先機,倒是一時間泄露了許多。
當年前梁皇帝倉皇逃竄,而鄧公在淮南也才是剛剛起事,聽聞前梁皇帝逃往南邊,便起了“請”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思,可以終究是晚去了一步,當他趕到時,那皇帝已經是墜崖而亡,而他也是機緣巧合竟是從幸存的幾個親隨皇家重臣的手里尋到四把匕首中的一把,還有一封未來得及送出的密信。
這密信乃是寫給依然潛伏在皇宮里的前朝忠奴的,要他們務必透出遺落在皇宮書房的兩把蟠龍細紋的短劍。
已經是累累若喪家之犬,竟是還顧惜著兩把寶劍?這內里必定是有蹊蹺,便是將那幾名大臣吊起來一通嚴刑拷打,有幾個不堪酷刑竟是半途尋了空子撞柱而死保全了忠命,最后的那個到底是膽小了些,眼看著皇帝摔死,身邊的同僚也是撞柱而亡后尸體被拖到了亂墳崗喂了野狗,一腔熱血全沒了寄托,于是,當酷吏抬來鋼釘鐵床時,嚇得盡招了出來。
原來那皇帝當初逃跑后,竟然在途中經過了陪都的故宮,那故宮的值守人便將當初尉遲將軍護送來的那把寶劍交給了皇帝,并將保守了上百年的秘密和盤托出。
皇帝這才有些恍然,為何祖訓要求上書房的那幾把據說是先祖留下的屠龍寶劍,要每隔數年輪流護送到故宮里保養,這其實乃是方便值守人檢查寶劍里的秘密的是否安妥。這也是祖上深知江山難守,也是為自己的后輩留下一條活路。
于是鄧懷柔與那衛宣氏便從那把寶劍里得了一份藏寶圖,不過因著剩下的兩把分別在大齊皇子的手里,那驍王乃是貼身佩戴,身邊又打不進暗探,而太子則是將它收藏在了東宮保管嚴密的私庫里,更是難以接近,再加上對這寶藏的事情,乃是半信半疑,又是全心謀劃著造反,便是擱置在一邊。
只是驍王在淮南的攪局讓他們夫婦二人多年的籌謀盡是落了空,急于平添些實力與驍王抗衡。加上那宣鳴突然出現,更是讓著秘寶顯得格外誘人,讓鄧公勢在必得的。
從南麓公府出來后,驍王上了馬車打道回府。這一路他沉思了許久,等回了王府,飛燕在正廳等著他回來。驍王微微一笑:“正月十五,本王帶愛妃入京賞燈可好?”
此次回京,乃是前瞻后奏,前腳回京的折子送了上去,后腳驍王與飛燕就已經開始入京了,而敬柔敬賢也正好隨著姐姐姐夫一同回轉了京城。
這次弟弟闖的禍實在是夠大,可是驍王竟然從頭到尾都沒有斥責一句,飛燕看在眼中,也是感念在心。驍王平日里對部下的嚴苛她是知道的,哪怕犯錯是的肖青竇勇這樣的功臣悍將,想必驍王也是不會留有半絲情面。也正是因為如此,敬賢心里也是領情的,這一路奔赴京城的途中,少年的話少了許多,看到姐夫也是有些躲閃。
飛燕見了并沒有說什么,少年家心內存了些畏懼,總好過不知天高地厚。
那三皇子倒是臉皮夠厚,止了喪妾之痛,一看二哥準備回京賞燈,他居然也張羅著一路隨行,也準備回京去看看。
就在半途中,皇帝的手諭下來了,給驍王的那一道詔書倒是回答得簡意賅只有碩大的一個字——準!
而給三皇子的那一道,更是簡潔明了,親切平易得如同鄉野間慈父關懷愛子,句句情真意切——“混賬東西!你還有臉回來?”
霍廣云看完父皇的手諭,那臉兒算是徹底黑了。二哥說得不錯,那喂了狗肚子的里的宴席絕對是父皇震怒的原因,早知如此,學著二哥便是將腸子拉出來也要吃盡了那御賜的宴席……可惜這后悔藥灌得也是晚了,便是辭別二哥打道回府,回轉了嶺南封地。
因為鹽路的暢通,運河這一年修繕了不少,許多的淺灘也經過了擴深,回京花費的時間,竟然比當初來時縮短了不少。當一路風塵仆仆到了京城時,正好第二日便是正月十五的正日子。
京城的王府一早便是得了信兒,知道主子們要折返,便是早早就打理備齊了,魏總管前一步到了王府,挨處查驗了一番,確保無誤后,才恭迎著王爺與側妃回府。
飛燕先去拜見了叔伯,隨便將敬賢敬柔二兄妹送到了尉遲侯府并囑咐叔伯看顧好小妹,不可再鬧出暗許私情的丑事來。
回到闊別已久的京城,竟是有種恍惚之感,還來不及感慨,便是要準備著第二日進宮面圣。
大齊皇室遵從了前梁的習俗,正月十五這一日與民同樂,皇宮的乾清門敞開,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攜家眷在傍晚時入宮一同賞燈。而乾清門沒的長廊上盡是民間各個府郡進獻的花燈,里面不乏奇巧的能工巧匠手筆,賞燈之余還可以品嘗宮中的宴席,欣賞歌舞,總之熱鬧得很。
只是這樣一來,上午倒是還有些空閑。
飛燕昨晚就聽驍王說要去看望阿大,所以天剛剛放亮,便小心地移開了驍王放在自己身上的胳膊,早早起來了,披上衣服,簡單地用綢帕包裹了滿頭的秀發,便帶著幾個侍女入了廚房揉面剁肉。
驍王的這位阿大乃是大隱的高人,雖然與霍家皇族有著莫大是淵源,卻是不喜張揚,沒有蓄養仆役,若是見他二人前來,那端木氏必定親自洗手作羹湯又要忙碌半響,倒是辜負了驍王原本的孝敬之意。
若是讓廚下備好酒菜,又少了那庭院里的平易家常的氛圍。所以飛燕也是受了皇帝千里賜宴的啟發,除了可以事先做好的面食酒菜外,其他的一律過好了熱油,準備妥帖醬汁調料,到時在端木家的小廚房里,再加熱調味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