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謊的開始,需要用無數個謊去掩蓋。發現舊照片只不過是葉偉臨時起意的一個托詞,可現在好巧不巧的自家堂兄偏偏認識劉建平。面對葉石的合理要求,葉偉完全無法去拒絕,不過這也讓葉偉意識到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一個合理接近目標人物的辦法。
作為一個大半生工作在隱蔽戰線的高級干部,腦海中擁有著無數的高等級絕密資料,何況做這一行的人平生都會樹敵不少,哪怕離休已經很長時間了,他的身邊依舊不會是那么容易接近的。
正好現在葉石提供了這么一個渠道,故人之后登門拜訪這是很正常的人情往來,也是一個絕不會引起有心人懷疑的方式。現在接觸的渠道有了,可還欠缺一樣東西,一樣用來當做敲門磚的東西,一張自己聲稱的照片,一張實際上很可能并不純在的照片。
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起碼對能穿梭時空的葉偉而是很簡單的。如果一九五零時空有這么兩張照片當然是最好,不過這顯然是最理想的,而最理想的往往也就意味著最不可能的,所以葉同志需要帶上一些物品,好穿梭到一九五零開始造假。
如果要造假一張完美的老黑白照片,那最好使用15規格的老式膠片相機,搭配同規格的黑白膠卷,這樣最后出的成品照片稍一做舊,就是一張歷經滄桑的老照片。使用膠卷的老式相機葉同志手頭就有,還不止一臺,除了父親以前購買使用的兩臺國產海鷗15,還有一臺是縣局刑偵淘汰下來的理光單反。
可惜葉偉卻找不到膠卷,不僅是家里沒有,就連這個縣城中都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過有這玩意出售。即使能搞到一卷,接下來的沖印工作也是個大問題。這年頭城市里找不到膠片沖印店不,就算在一九五零進行沖印,可時間不等人,一張照片從底片顯影定影到放大,最后出成品起碼也要四十八時,光是配置最佳效力的顯影藥水就需要二十四時呢。
葉偉等不了那么久,別四十八時,就是二十四時他都等不了。葉石下午下班就會去劉建平家拜訪,而葉偉需要在這個時間之前把照片掃描,發送到他的郵箱里。現在已經差不多一了,考慮到一個來回需要兩個時的時間,再加上在一九五零世界辦事所需時間,葉偉現在就要開始有所行動了,而且要快,葉石五下班,葉偉需要和時間賽跑。
首先從儲物柜里找出前不久才用過的佳能數碼單反,開機快速檢查了一番,除了只剩下一半的電量,其他都很正常。把相機放到桌上后,葉偉又拿了一個茶杯泡了一杯濃茶,然后抓起電話撥給陳亮。
平日里葉偉拍了照片,都是去數碼沖印店沖印照片的,可現在他手頭的事情明顯只能由自己一手操辦,這樣一來葉偉就需要一臺專業的照片打印機,以及配套的照片紙。這些東西葉偉手里并沒有,哪怕直接去買,一時之間在這縣城中也很難找到,所以葉偉只能去找外援。
陳亮就是葉偉第一時間想到的外援,相比起一直混跡機關的葉偉,經商的陳亮在社會上的結交面比較廣,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短時間內借用一臺照片打印機對他并不是難事。
果不其然,當陳亮接通電話聽聞葉偉的請求后,直接就表示自己有個朋友正好是開影樓的,借用一下照片打印機完全沒有問題,保證一個時內把這事搞定。掛了電話葉偉便拿起書桌上的相機,深呼吸一次之后,直接穿梭到了零號基地值班室。
值班室里只有老楊一個人在,他此時正坐在辦公桌后面認真的看著手里的一份文件,這是江海翔剛剛提交過來的一份物資調撥清單。葉偉從現代運送過來的科研設備確實很先進,可對于這個時代的科學工作者而太過先進了一些,哪怕他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不分晝夜的刻苦學習,可對著這些超越時代的科研設備,依然還不能熟練的上手操作。
將來零號基地內的科研部門肯定還會擴大,而那些后期進入基地的科研工作者,利用這些復雜的設備進行培訓明顯是不合適的。江海翔他們需要一批先進程度不太高的設備,來學習使用和操作,而這批設備的著落也只能放在葉同志身上。
眼角余光突然發現室內有所不對,老楊心中一緊,迅速而機警的抬起頭來。沒有拿文件的右手同時快速的伸往腰間,當發現眼前之人是葉偉的時候,托快撥槍套的福,他的手已經把腰間的武器拔出來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