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不好意思,前兩天太忙,現在補上第一更……
………………………………………………………………
2月25日9點50分,基西拉海峽。
“轟轟轟……轟轟轟……”
“轟轟轟……轟轟轟……”
隨著距離的接近,兩支艦隊都在拼命向對方發出最強烈的問候。不過,現在因為距離還在20公里左右,開火的都是雙方隊列中的超無畏艦和無畏艦,無畏艦和裝巡們因為射程和仰角不足,都只有干瞪眼的份兒。
此時雙方的事態是,協約國排出戰列線以3節的速度緩緩向北,排成一道封鎖線。而同盟國艦隊則是一字橫隊,以最大航速向這條戰列線沖鋒,試圖沖突對方的封鎖。
同盟國艦隊用橫隊沖鋒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阿布魯齊公爵是老海軍,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排戰列線去讓對方自然占據t字橫頭,那樣損失就更大了。還不如用橫隊沖鋒,使得對方無法集中火力,這樣才有機會沖過去。
當然,他也沒傻到只用主力艦去沖鋒,他很快就在交火中發現,敵方戰列線的后面都是戰力更弱的前無畏艦。這時候,他立即下令己方的所有輕型艦艇向這個薄弱部位沖鋒,用雷擊打亂對方陣腳,增加己方的勝率。
于是,一直跟在后面的輕巡洋艦、驅逐艦和魚雷艇們立即全速沖鋒,很快他們就越過己方主力艦,向協約國戰列線的后段發動沖鋒。
此時,協約國戰列線最前面的是中國艦隊,其次是法國艦隊,最后的是英國艦隊。而輕型艦艇也是按照國籍來分布的。現在同盟國沖鋒的重點就是英國的那堆前無畏艦,而法國艦隊由于在中間,受到的沖擊較小。
在發現對方輕型艦艇沖上來之后,在后面掩護的英國輕型艦艇也毫不示弱的發起了反沖鋒。他們在兩艘快速級裝甲巡洋艦的率領下,從己方戰列線的空隙中穿過,向對方的輕型艦艇迎了上去。
這里要說一下,這兩艘快速級原本是作為戰列艦的。在十九世紀末期,南美洲的軍備競賽方興未艾,智利的老對頭阿根廷從意大利訂購了4艘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一躍成為南美海軍得翹楚。作為應對,智利從英國訂購了兩艘戰列艦,用于對付阿根廷海軍中的裝甲巡洋艦,這就是快速級前無畏艦。
進入二十世紀后,南美諸國關系有所緩和,各國為了緩解軍備競賽引起的財政壓力紛紛出售新建和在建的艦艇,智利也把在英國建造的兩艘戰列艦掛牌出售。為防止智利出售給競爭對手俄國,1903年12月3日,兩艦被英國政府所購買。
但它只是掛了個戰列艦的名頭,主炮卻只是兩座雙聯裝10英寸(254mm)45倍徑炮,副炮是14門7。5英寸(190mm)炮廓炮,還有14門14磅速射炮和4門6磅炮。主裝甲帶只有178毫米,還是條高度不到1米的可憐巴巴的“腰帶”,大部分都只有76-152毫米。也就是說,無論火力還是裝甲,這種水貨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戰列艦。與英國傳統的戰列艦相比,更像一級高速重裝甲的巡洋艦,與戰列艦相比裝甲防護弱得很,但卻具有強大的副炮和較高的航速。
不過英國拿著這種雞肋一樣的規格外品也很有些頭疼,這樣的脆皮進戰列線肯定是找死,但作為巡洋艦的話,19節的速度又明顯不夠。原本只是放在地中海艦隊湊數的,但后來日德蘭慘敗后,本土艦隊全滅,堂堂大英帝國居然就只剩下一艘無畏艦了,不得不靠這些過時的前無畏艦撐門面。對了對抗同盟國的無畏艦,他們很多比較新的前無畏都被進行了現代化改造。
作為老牌海軍強國,英國人不是不知道改裝舊船不如造新船合算,但造新船的時間就太久了,改裝舊船怎么也更快些,在這個火燒眉頭的時刻,英國人也就顧不得省錢了。他們這種做法,或者也是受到了德國人的啟發,德國人也是把自己家一票新點兒的前無畏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在日德蘭海戰里表現也還過得去。
不過,還真別說,在經過英國人不計成本的改造后。那票前無畏艦加裝了新型的射擊指揮儀,改裝了炮塔,換裝了汽輪機動力,戰斗力確實大幅度提前。雖然沒法和真正的無畏艦相比,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了。
而快速級這種不上不下的玩意兒,就連窘迫的英國人也瞧不上,他們根本沒想過把這種玩意兒當戰列艦用,于是索性把它換裝了蒸汽輪機和新型火控系統后,降級成了裝甲巡洋艦。
現在這兩艘經過了改造的快速級速度提升到了25節,確實可以算是巡洋艦了。而且它的副炮被裝成了14門6英寸新型速射炮,射速大幅度提高,對付輕型艦艇更加給力。而且它的裝甲雖然在戰列艦里面只能算渣渣,但放在輕型艦艇里就不得了啦,根本打不動它。
現在的實戰也充分證明了英國人的改造方案還是很不錯了,只見這兩艘降級版前無畏沖到前面后,就橫過艦體,用側舷的7門6英寸速射炮和首尾的4門10英寸炮,對著意奧的輕型艦艇就是一頓暴打。意奧兩國的輕型艦艇由于自己的戰略思想,基本上都沒什么裝甲可,噸位也不大,它們的主炮大部分都是4-5英寸,最多不過6英寸級別,根本打不動這兩艘快速級。而快速級的10英寸炮和6英寸炮對它們來說,卻是挨不起的。
不多一會兒,意奧方就有五艘輕型艦艇被快速級打成了火炬。在這兩艘快速級的活躍下,英國的輕型艦艇也趁機大打落水狗。很快,意奧的輕型艦艇就被壓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