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現在為了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已經在全國推廣“營養餐計劃”,提倡科學飲食。再加上數額巨大的肉類制品出口,對于肉類和奶制品的需求量年年攀升。國內自己生產的肉類產量不夠用了,每年都要大量進口牛肉和奶制品。
同事乙說道:“咱們中國現在糧食是不用進口,去年糧食產量7億多噸呢,真是嚇死人了。嘖嘖,全國平均每人一噸多的糧食,這怎么吃得完啊,咱都得成飯桶才行吧。”
同事丙則不以為然的說道:“哪能啊,這窮日子有窮日子過法,富日子也有富日子過法。現在養殖業那么發達,養了那么多的牲口家禽,不都得要糧食嗎?人吃不了當飼料啊。哦,還有釀酒,也要消耗糧食。釀造1公斤白酒需3公斤糧食呢,你還擔心吃不完?再說還有出口,比如那小日本,自己家的糧食不夠吃,這些年里哪年不從咱們這里進口幾百萬噸糧食過去。”
“對啊,這幾年歐洲的洋鬼子打仗,每年都是上千萬噸的進口糧食。糧食這東西別嫌多,手里有糧心中不慌。”沈睿也說道。
一聽到打仗的話題,就有同事說道:“哦,說到那打仗,也不知道這仗還要打多久,這都快五年了啊。”
“電視上《軍事評論》都說了,現在是在打消耗戰,只要有一方打得沒力氣了,這戰爭也就結束了。”
“可要到什么時候啊?”
同事乙事不關己的說道:“那誰知道啊,洋鬼子們喜歡打,就等他們打唄。反正死的也是白皮佬,這些洋鬼子多死點兒才好呢。”
“但是現在咱們中國也參戰了,打太久了會把咱們自己坑了。”
沈睿說道:“電視上的軍事專家都說了,現在的戰爭是防御方最占優勢,誰進攻誰倒霉。我們軍隊現在基本上是防御,強度要低得多,倒是不用太擔心傷亡。”
……………………………………………………………………
攀鋼七分廠。
下午2點,沈睿走進了自己的工作地點。他是七分廠的一名工程師,而這個分廠就是負責鈦產品的,包括鈦金屬冶煉和鈦白制造。
廠里正在忙碌,軌道上的小車不斷把隔壁分廠提供的原料送到這里來。攀枝花這里的礦是釩鈦磁鐵礦,不能直接用來制取鈦,而且這里的礦品位不高,其中含鐵30。5%左右,二氧化鈦10。5%左右,五氧化二釩0。30%左右。必須先經過破碎和選礦,使其成為含鐵50%以上,二氧化鈦12%以上,五氧化二釩0。5%以上的精礦。
然后再經過再次選礦,選出含釩鐵精礦作為高爐煉鐵原料,嗯,這種含釩鐵礦的冶煉工藝技術含量很高,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掌握了。
剩下的尾礦再進行精選,選出的鈦精礦才是制取鈦的原料。但是經過多次選礦后的鈦精礦還含有大量的鐵,這個時候有三種方法可以提取里面的鈦,第一種是電爐還原法,由于鈦和鐵對氧的親和力不通,因此還要經過選擇性的還原冶煉,這樣可以得到生鐵和鈦渣(二氧化鈦)。第二種是硫酸浸出法,得到硫酸亞鐵和鈦渣。第三種是鹽酸浸出法,得到的是人造金紅石。
目前這三種工藝都在采用,主要作為技術儲備。然后鈦渣可以經過經過水洗、鹽處理、煅燒等一系統工序后,得到鈦白這種產品。如果要繼續得到鈦金屬的話,鈦渣還要經過沸騰氯化,使其變成四氯化鈦。然后在用鎂熱還原法,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用金屬鎂將四氯化鈦還原出金屬鈦。
在原時空歷史的鎂熱還原法是1940年由盧森堡科學家克勞爾研究成功的,又稱克勞爾法。1948年美國杜邦公司開始用這種方法生產商品海綿鈦。不過傳統鎂熱還原法還是不夠有效率,它要在還原作業結束待還原產物冷卻后,再組裝蒸餾設備進行真空分離作業。目前攀鋼采用的工藝是原時空80年代日本發明的聯合法。這種還原-蒸餾一體化的工藝,比起初級的鎂熱還原法效率大為提高,純度也可以提高到99。7%。
沈睿從半成品堆里撿起一塊海綿狀的金屬塊,這就是使用鎂熱還原法造出的海綿狀金屬鈦。當然這只是半成品。這些海綿鐵還需送進真空電弧爐熔煉、提純之后,才能獲得了致密的銀光閃閃的鈦錠,這才是最后的成品。
這些年做成鈦錠的產量只有三分之一的樣子,主要是作為技術儲備,大多數就是以海綿鐵的形式直接出廠,反正國家是敞開了收。每隔幾天就會有貨運專列過來把這些海綿鈦和鈦錠運走。
這時,幾個工人開著一列軌道小車走過來,旁邊的鏟車開始動起來,把那些海面鈦鏟起裝進車里,準備送去電弧爐去熔煉。
在裝車期間,其中一個工人和他打了個招呼,就隨口問道:“沈工,您說這些什么鈦有啥用啊?咱們這幾年起碼煉了十幾萬噸了,可還沒見到用處。還不如隔壁分廠的煉鋼來得爽呢。”
“是啊,這些東西好麻煩的,成本比鋼材起碼高十幾倍呢。還沒鋼好用……”另一個工人也說道。“倒是咱們廠出的鈦白粉不錯,我見過用咱們鈦白粉做的涂料,真的白得不行,白得晃眼。我看啊,還不如全拿來做鈦白粉好了……”
沈睿笑了笑:“這東西的用處雖然沒有鋼多,但也是很重要的,航空和國防都要用到,還有化工設備、醫療器械,還有海洋工程設備都要用到。當然,這還是種新型材料,所以還不太普及。”
目前,鈦這種金屬還只有中國在使用,別的國家連聽都沒聽說過。因為他們現在還只能在實驗室里制造金屬鈦,還沒有掌握工業化生產的技術,所以價格十分坑爹。現在國際市場上每噸售價要將近兩萬美元,而這時候的鋼材即都才37美元每噸,白銀價格都才3萬多美元每噸,它的價格相當于白銀的六成了,誰用得起啊?
當然它的產量也沒辦法大量運用,靠實驗室那點兒產量能干嘛?現在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的金屬鈦產量還不到1000噸,全都是實驗室制品。它現在的用途主要有兩個,第一是被科學家們買去進行各種研究,第二就是被珠寶商人拿去做成各種廉價首飾和飾品。他們的用量都很少,一次買個幾十公斤就算多了。
那些工人說得也沒錯,中國現在用到鈦的地方也不太多,主要就是醫療器械和化工設備用得多一點,航空航天方面現在的都用得不多。攀鋼和其他幾個廠生產的鈦錠和海綿鈦每年有五萬多噸的產量,這些項目是用不完的。但它們的產品都被國家全部買下來,送進物資倉庫存著。現在用的地方少,但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這點兒就不夠用了。反正鈦錠這東西又放不壞。
不單單是鈦,其他各種稀有金屬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不管現在用不用得了,先買回來煉成錠后存起來。前些年文德嗣就下令,在西北地區的幾個大荒漠里興建了很多巨型物資倉庫,專門用于存儲這些稀有金屬,作為國家戰略儲備。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