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月初求票票……^_^
…………………………………………
在戰爭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很多軍迷都感到奇怪,德國潛艇那么牛逼哄哄的,為什么在中國艦隊參加護航之后,就慫了?甚至到了1919年10月之后,就完全沒有什么動靜了?
嚴格說來,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海軍的反潛能力實在太碉堡了,讓德國潛艇部隊傷亡慘重,無法承擔損失了。當時的一位當事人,u-68號潛艇艇長卡爾?鄧尼茲上尉在戰后寫了一本記錄當時大西洋破交戰經歷的回憶錄——《我經歷的大西洋戰爭》,我們或許從這本書里,大致可以看出二德子的潛艇是如何被打哭的。
《我經歷的大西洋戰爭》節選如下:
……戰爭已經進入第五年了,國際環境對我們帝國漸漸的不利起來。是的,就是因為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前中立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工業國,自從他們加入到我們的敵對陣營后,情況就越來越不妙了。
自從美國參戰后,我們的物資進口量就減少了很多,不過那時候我們還有中國這個大供應商,歐亞鐵路真是個好東西,有了它,我們即使沒有大西洋的航線也同樣能夠獲得大量的物資。中國人和美國人一樣,都很會做生意,只要有付錢,他們什么都賣。
帝國通過與中國的貿易得到了巨量的物資,民用物資就不用說了,從食品、衣服、家用電器到藥品,什么都有。軍用物資也是,從手槍、步槍、沖鋒槍、機關槍等輕武器,到戰車、大炮武器、飛機等重武器,還有各種口徑的彈藥。就連我們海軍也從中國訂購了的很多輕型艦艇和潛艇,其中甚至還有兩艘巡洋艦,是在日德蘭立下大功的皮勞號和埃爾賓號重雷裝巡洋艦。
當然這是在戰前。歐戰爆發后,我們海軍在中國的采購基本上就停止了,只有一些潛艇的購買還能進行,因為海路被英國封鎖了,水面艦艇無法回到國內。另外就是還有一種很小很小的魚雷艇,他們在帝國海軍被叫做s-16型魚雷艇,但在私下,我們更習慣叫它“鱒魚”。“鱒魚”的滿載排水量只有50噸,長度不到25米,寬度6米多。它們小得可以裝上火車車廂上,船體和上層建筑分開,三個平板車就能運兩艘魚雷艇。
當然,必須是中國那種寬軌火車才行,如果是帝國標準的火車是運不了的。幸運的是,歐亞鐵路是按中國標準修的,更幸運的是,它一直通到了漢堡港口。我們從中國買的魚雷艇,就是通過這條鐵路一直送到了漢堡港。
這種小型魚雷艇有個獨一無二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認,因為它們的整個船身和部分上層建筑都是鋁合金的!真是難以置信,鋁這種在普法戰爭時代比黃金還貴的金屬,居然會被用來造船。我不知道中國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是非常吃驚的。現在的鋁當然沒有那么貴了,但每噸好像也要7000馬克左右(譯者注:當時100馬克≈47華元),必須承認,當今世界上能夠用鋁造船的,恐怕也只有中美這兩家,就算不考慮成本,其他國家的鋁產量也不足于被允許用來造船,哪怕是這種小船。
“鱒魚”很小,但它的性能非常優秀,它裝備了4根魚雷發射管,可以一次同時發射4條600毫米魚雷,中國的這種魚雷管很有意思,它的內徑是可以調整的,只需要更換不同的內管,就可以發射口徑從600毫米到450毫米的魚雷,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設計。除了魚雷之外,它還有一門20毫米機關炮和一挺13毫米高射機槍,它后面還有兩條深彈滑軌,可以攜帶8枚深水炸彈。
我說的這些武器只是它的原配,我們在拿到“鱒魚”之后,通常都會按照自己使用習慣和任務需要給它加裝各種不同的武器,從8毫米的馬克沁到57毫米的短管炮都有。
“鱒魚”最驚人的是它的速度,因為它采用的是滑水型船體,而不是傳統的排水型船體,所以速度非常快。它的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40節,就像飛一樣。
這種優秀的小船,帝國海軍和奧匈海軍都買了不少,還有意大利人、土耳其人和波蘭人,也很喜歡這種小巧而威力巨大的船,幾乎所有同盟國的海軍都購買了。在戰爭結束后,我更聽說,至少有20個國家的海軍都購買了這種船只。不過我知道它的價格并不便宜,所以中國人又推出了一種廉價版,用廉價的鋼代替了鋁。我還聽說,日本人還仿制了一種更便宜的木殼版的“鱒魚”,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好主意,但很遺憾的是,日本人低估了高航速帶來的巨大水壓,他們的木殼“鱒魚”根本不敢開到33節以上,否則就會解體。
比較諷刺的是,中國人賣出的這種魚雷艇也給他們自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在1919年6月17日,意大利海軍用整整一個大隊的中國原版“鱒魚”給了協約國艦隊沉重打擊,當時協約國艦隊正在進攻塔蘭托灣,意大利人把魚雷艇埋伏在港灣里,用偽裝網覆蓋,躲過了協約國的空中偵察,它實在太小了,可以很方便的隱藏起來。
隨后,協約國艦隊就遭到了意大利魚雷艇的伏擊。因為距離太近了,協約國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中國的伏羲號和女媧號排在最前面,它們遭到了最多的攻擊,起碼中了10條魚雷,幾乎被當場擊沉。要說最倒霉的還是英國人,他們被擊沉了三艘前無畏艦,重創了兩艘。后來,中國人費了很大力氣去修復這兩艘倒霉的超無畏艦,但似乎損害到了根本,再也無法恢復到最佳狀態,因此在戰后它們就退出了一線,作為訓練艦艇,后來又被改造成了戰列艦博物館。
中國人的武器設計水平和制造水平相當高,絲毫不遜色與帝國,很難想象這個國家在20年前還衰弱得連日本都打不過。陸軍和空軍的裝備我不太了解,但我們海軍就大量采用了中國的設計和思路,甚至是直接購買的成品武器,我前面說的“鱒魚”魚雷艇不過是其中之一,我們采購量最大的是潛艇,我們在中國先后購買了近200艘潛艇,還有購買生產授權的就更多了。
比如我的座艦u-68號潛艇,就是地道的中國貨,中國人叫它901型,到了帝國后,這種潛艇被海軍部命名為u-21型。這種潛艇我非常喜歡,說實話我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棒的潛艇,沒有之一。帝國海軍靠著這種先進的潛艇,取得了難以想象的戰果,一度幾乎讓英國徹底窒息而死。
帝國潛艇部隊雖然沒有公海艦隊那么風光,但我認為我們對于帝國的貢獻絲毫不比公海艦隊差。在我們潛艇部隊官兵的奮戰下,我們在整個戰爭期間,一共取得了3800萬噸以上的戰果,擊沉商船近萬艘,軍艦400余艘。僅僅是我指揮的u-68號潛艇,在被擊沉前就取得了15。5萬噸的戰果,在帝國潛艇中,我們的成績并不是最好的,連前十都排不上。但是我們很榮幸的取到了擊沉無畏艦的戰果,我想這會是我一生的驕傲。
但是在1919年3月之后,我們潛艇部隊遇到了最大的危機,中國海軍參戰了!自從他們參戰以來,帝國潛艇部隊的損失日漸上升,在1918年12月,帝國有近600艘潛艇。到了6月份,在我被俘之前,也是本次世界大戰最后一次出擊時,帝國只剩下250艘潛艇。到了10月份,我們損失的潛艇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我們的生產力已經跟不上損失了,損失的官兵也無法得到補充,最終海軍部不得不取消了潛艇破交戰。當然,這段時間我已經在中國人的戰俘營里了。
1919年6月2日,我們接到了出擊任務,當天下午我的u-68號潛艇和其他潛艇一起駛出了基爾海軍基地。潛艇司令部通知我們,協約國又有一支龐大的商船隊離開了美國紐約,他們的目的地是法國和英國,我們的任務就是干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