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李自成東征,兵鋒直逼北京,崇禎皇帝想要南下,結果被光時亨等輩阻撓,最后沒走成,在歪脖子樹上自縊了。
皇帝沒走成,身殉社稷,當時義正辭阻攔崇禎南下的光時亨,卻先投靠李自成,后又逃到了南京。
這種行徑自然被定義為奸臣,并且被南京朝廷以“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睘橛桑瑪貧⒂谑?。
馬士英上來就這么說,意思就是你們誰要攔著皇帝走,就是光時亨一樣的奸臣。
現在南京朝廷,馬黨最大,人員最多。
他這么一說,殿中想勸皇帝留下的人,便都不好開口,不想被定義為奸臣。
如果南京守住了,奸臣的名頭能夠洗刷,要是萬一沒守,那真就冤枉了。
皇帝是萬民君父,只要皇帝在,朝廷就在,大明就在,臣民就有個希望和盼頭。
現在局勢這么危險,萬一清軍真打過江來,像李自成打北京一樣,在把南京朝廷一鍋端,那大明怎么辦?不就全完了么?
面對這樣的危局,就算是主戰派也不得不承認,馬士英的顧忌,并不是完全沒到里。
這也是沒什么人站出來反對的原因,畢竟江北打得太差,朝臣都沒什么信心。
馬士英一說完,后頭阮大鋮又道:“陛下,為了社稷,先入浙中暫避兵鋒吧!”
朱慈烺卻搖了搖頭,閉上眼睛道:“北京丟了,朕可以來南京,南京丟了,朕能去哪里?太祖陵寢就在南京,朕不能丟先帝,丟太祖列宗的顏面。朕若走,必然動搖軍心,恐失軍民之心?!?
此前朱慈烺為了穩定軍心,放下豪壯語,但考慮到實際情況,他的語氣也不是很堅決,心里搖擺,想留下來怕守不住,走又覺得會動搖軍心,失去民心。
堂中不少大臣聽后,卻心急了。清軍兇悍,明顯打不過人家,還傻拼個什么勁兒,不跑等人來抓嗎?
面對眼下的情況,逃跑并不丟人,歷代以來遇見這種事情,都是兩個字快跑。
看那唐玄宗跑得多徹底,多干脆,人溜走了,官員、儀仗都不知道,第二天還準備上朝哩。
再說那宋高宗,金軍搜山檢海抓趙構,也沒抓住他,要是趙構不跑被抓住了,那宋怕是也就差不多完了。
現在必須弄走皇帝,這不僅是為了大明,也是為了他們自己。
畢竟皇帝不走,他們也走不成,自己和家眷都只能留在南京。
馬士英和阮大鋮對視一眼,馬士英不愧是老官僚,立刻就聽出了皇帝心中的猶豫,當即就以頭叩地,痛聲道:“陛下守衛南京,保護宗廟之心,臣等理解,但是為了江山社稷,臣肯請陛下暫且隱忍,先避東虜兵鋒。陛下離開南京,只是為了安全起見,只要陛下無恙,天下總有恢復的一天。況且,陛下只是去浙中暫時躲避,并不是要放棄南京?!?
說著馬士英一抹眼淚,抬頭看了旁邊站著的何騰蛟一眼,“何閣老在湖廣統過兵,是知兵的老督師,臣覺得讓何閣老留守南京足矣。陛下到了浙中后,臣在派人去和清軍周旋,讓清軍退兵,方能渡過此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