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聽見李過來報,收回思緒,當即笑著道:“李將軍果然不負孤王的期望。”
李過心中也是松了口氣,總算是沒有丟臉,他笑道:“這都是大王激勵,兒郎效力的結果。“
這時高義歡抬頭看去,戰場上的喊殺聲,已經逐漸歸于平靜,于是道:“走,進城去!”
不到半天時間,原本圍了半個多月也拿不下的延安城,就在順軍的猛烈攻勢下告破。
城中的清軍是孟喬芳臨時拼湊,他們沒搞清楚狀況,就被困在了城中。
這些清軍起初并不曉得,高義歡十萬大軍入關,等魏軍追到城下,一切便都已經晚了。
錯誤的選擇,便決定了,他們與其他清軍,不同的命運。
當李來亨攻上城頭,豎起大旗時,城中守軍在順軍三面猛攻下,開始崩潰。城中五千守軍,見局勢不妙,大部分投降,少部分從東門突圍。
這一戰是順軍大敗,退入雍涼以來,第一次主動攻擊清軍盤踞的城池,將士們軍心大振,不過也付出了不少的代價,傷亡竟有兩千之眾。
高義歡打馬入城,看見城下堆積的尸體,也不禁感嘆攻城戰消耗之慘烈。
這次魏軍入關,重炮速度緩慢,沒能跟上大軍,不過好在延安一拔,關中清軍被掃除干凈,魏軍已經不需要,再去攻城了。
高義歡在眾將的簇擁下,從南門入城,他打馬走在街道上,北風吹來,只覺得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血腥味。
他騎在黑駒上,打馬慢行,街道上到處撲倒著尸體,鮮血將地面染成猩紅,街道變得有些泥濘,兩側的店鋪大開,門板倒在地上,顯然經歷過一場浩劫。
順軍殘部本來就是流賊出身,加上在雍涼窮怕了,所以軍紀并不好。
數萬士卒沖入城中后,見人就殺,五千多清軍,被殺得只剩八百多人,清軍的衣甲也被順軍將士拔了個精光,城中到處都是赤條條的尸體。
就是城中百姓,也糟受不小的波及,許多留著辮子的人,全被殺光。
因為清軍沒有占據絕對的優勢,天下間抗擊清軍的勢力相當的龐大,所以多爾袞在北直一帶推行一次短暫的剃發令,遭受漢族降官和士紳的激烈反對后,多爾袞覺得時機尚不成熟,便暫時中止了剃發令。
歷史上多爾袞是在清軍占據江南,認為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才再次發布剃發令。
這時條件不成熟,清廷沒有強制要求剃發,但是卻通過各種手段鼓勵剃發,或者以剃發為條件來要求降軍。另外滿清朝中有不少孫之獬一類的無恥文臣主動剃發,各地不少投機之人,為了借助清軍的兇名,都存在主動剃發的現象。
畢竟滿清在用人上,剃發的人總是比不剃發的人,更容易得到重用,只此一點,就能讓不少人主動剃發。
在地方上,不少奸商還有惡霸,為了找靠山,也愿意自動剃發,然后欺壓善良。
順軍進城后,急于立功,就是平頭百姓也被錯殺,看見這種留辮兒的,自然更是不會手軟。
一時間,城中被殺得血流成河,伏尸遍地。
城中將士得到軍令,說是魏王要進城,才停止殺戮,著手恢復秩序。
高義歡一行人,來到府衙大堂,遂即吩咐李巖寫榜安撫民眾,并下令嚴禁殺戮百姓。
吩咐這兩件事情后,順系諸將紛紛趕來節堂,拜見高義歡,陳述斬獲。
滿清統治下的關中,經濟和民生都比較糟糕,延安又位于陜北貧瘠之地,所以順軍除了奪下城池,殺傷和俘虜清軍外,并沒有什么繳獲。
即便是有一些,也都被入城的順軍將士瓜分干凈,對此高義歡也不準備追究。
畢竟順系沒接受整編,軍紀如此,不是一下就能轉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