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與堂中眾人,聽了說河套方向,有韃子異動,心頭都是一驚。
雖說早就料到,北京可能發兵攻擊陜北,但沒想到來的這么迅速。
現在高義歡已經知道,多鐸進兵豫南,耿仲明進兵潼關,現在河套又有韃子出現,看來他真的惹怒了清廷,韃子居然分兵這么多路來攻。
這次清軍的反擊,一定會相對的猛烈。想必江北的清軍,也正在快速回援,投入到豫南的戰場。
高義歡微微皺眉,有些驚訝道:“韃子來的好快!可探知有多少韃子?”
周大利抱拳道:“回稟大王,高都尉傳來的消息,至少有二萬人!”
兩萬韃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高義歡松了口氣,關中清軍已經被肅清,二萬韃子無法給他造成多大的威脅。
“韃子南下沒有?”李巖忽然問道。
“李先生,韃子還在河套,并未南下,不知道是再等后續人馬,還是準備探聽關中的消息后,再南下?!敝艽罄?。
高義歡當即吩咐道:“傳令高有才,讓他派遣斥候,繼續監視韃子的動向,有什么情況,迅速向孤王匯報。”
“遵命!”周大利行了一禮,立刻轉身出了大堂。
這時李巖開口道:“大王,現在滿清反撲的路線,已經十分清楚,共計三路,一路兩萬人攻擊陜北,一路三萬人攻擊潼關,還有一路攻擊豫南?!?
高義歡眉頭緊鎖,“出現在河套的這一路韃子,孤王能不能打一個伏擊?”
聽說只有兩萬清軍,高義歡有點想吃掉這支清軍。
李巖卻道:“這三路清軍,出現在河套和潼關外的清軍,人馬都不多,清軍主力因該是想吃下豫南。如果清軍主要的目標是豫南,那河套和潼關的清軍,目標可能是牽制大王。滿清知道大王率領十萬主力進入關中,不太可能送兩萬人來給大王伏擊。況且大王剛占據關中,人心不附,暗通清軍,兩面下注者,怕不在少數。關中的情況,應該瞞不過清軍?!?
高義歡微微的皺眉,“李先生的意思是?”
李巖道:“清軍主力現在正攻打豫南,多鐸、阿濟格至少能動用二十萬大軍,豫南的處境十分危險。要說現在延安失陷的消息還沒傳出去,可河套的清軍并沒有馬不停蹄的南下,如果他們只是牽制我們在關中的兵力,不讓我們回援豫南,那大王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伏擊河套的清軍,取決于對方是否會一頭扎進來,這不在大王的掌控之中,臣以為不能拿豫南的安危,去帽這個風險。”
李巖頓了頓道:“臣以為這一戰,大王必須要讓清軍意識到,他們無法擊敗大王,而其中的關鍵,就是不能讓清軍達成目標,必須保證豫南不失?!?
高義歡沉思一陣,如果河套的韃子不中計,那他主力留在關中,確實就是浪費時間。
將勝敗的決定權交到別人手中,高義歡并不喜歡,相比之下,他更喜歡主動出擊,抓住要害。
這時高義歡忽然看向李過問道:“李將軍,孤王讓你守長城一線,不讓韃子破關墻,你能不能做到?”
魏軍剛占據關中,許多綠營兵,都只是換了個旗幟,將領和士卒都沒進行整編,軍心并不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