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聽“孫悟空”之名,立刻便拂了棋局,趨步來迎,口稱“大圣”。
悟空笑道:“幾位老神仙,好生自在?!?
九老道:“大圣當年若不鬧天宮,還怕不比我們自在,聽聞你歸真向西拜佛,如何得暇至此?”
悟空道:“向西拜佛不假,只是遇到難題,故而來此相求?!?
九老道:“大圣神通廣大,還有什么妖魔降不住的?”
悟空道:“若是妖魔,便不來尋你們了?!庇谑俏蚩諏o邊澗情狀具陳一遍,道:“聽聞瀛洲上有寶貝叫做千丈玉,故來借上一借?!?
一聽悟空要借千丈玉,九老中倒有六七個打了個趔趄,剩下兩三個直接坐在地上。問道:“哪個說我瀛洲有千丈玉的,真是多嘴,該打!”
悟空笑道:“莫要如此,只借用一下,用完便還你,九老怎這般小氣?”
一老道:“大圣啊,那千丈玉來歷非凡,乃是汲取地底仙氣一年年生長而成,也不知長了多少年,方才成此一根。我瀛洲仙氣,皆從此玉而來,大圣若移了去,瀛洲斷了仙根,至少仙氣減半,從此難再為十洲之首了?!?
悟空半信半疑:“莫要危聳聽,不過一塊玉,哪有如此邪乎?”
一老道:“大圣若不信,請隨我來看?!?
九老引悟空來到瀛洲島以北,未到近前,只見孤零零一根乳白玉石高聳入云,此玉微彎,晶瑩光滑如象牙一般,陽光輝映,流露瑩白光華,一見便知并非凡品。
悟空行到千丈玉近前,湊近了看去,所謂千丈玉不像玉石,倒似是鐘乳凝成,他于造化最是敏感,只覺這根千丈玉果然造化濃郁,非比尋常。
悟空站在旁邊,便有想要吸取造化的沖動,于是退了兩步道:“果然好玉。敢問一句,此玉多高?”
九老道:“說是千丈玉,其實只六百多丈?!?
悟空點點頭道:“這也極為罕見了。”
五老道:“大圣,瀛洲雖為十洲之首,但總也比不上三島,蓬萊仙島上此玉有三根,方丈仙島上有九根,至于昆侖仙島上,嘿嘿,少說也有二三十根呢!”
悟空聽了,心中又驚又喜,道:“既然瀛洲只此一根,我自然不會奪你所愛,昆侖仙島上多,我便去昆侖仙島求一根吧。”說罷告了辭,便離了瀛洲,往別處而來。
見悟空走了,一老急得跺腳道:“老五,你怎能如此說?”
五老道:“我怕這猴子貪婪,害了此洲仙根,才將他引到別處?!?
一老道:“唉,你還不知這猴子,這番怕是要闖出禍事了?!?
卻說悟空出了瀛洲地界,卻不往昆侖仙島去,只往方丈仙島而來。他知瀛洲九老告訴他這些自有用意,昆侖仙島?嘿嘿,據說那地與大羅天上昆侖仙島相通,怎敢輕易前去。我現在一心保唐僧西去,只退而求其次,去方丈仙島上找一根算了。
方丈仙島乃是東華帝君居處,那時美猴王推倒人參果樹,也曾來此求援,但東華帝君只一顆九轉太乙還丹,號稱能救世上生靈,卻救不得人參果樹。
悟空現下想來,這些神仙說話也只半真半假,天下能救人參果樹人不知幾多,只不愿出力而已。東華帝君乃是道教神仙、天庭元老,取經之事對他來說,八成是心里抵觸的?;蛟S他真幫不上忙,或許不愿助悟空也在情理之中。
悟空近了方丈仙島,卻自己留個心眼,方丈仙島雖有九根千丈玉,但這玉確是好東西,東華帝君怎會平白無故給他?自己還是先看看情況,再想對策不遲。
方丈仙島,高出海面甚多,如一座仙山聳立,島上更是奇峰異嶺成行,悟空化作一個尋常仙人模樣,在島上隨意逛來逛去。
島上仙人甚多,空中駕云騎鶴飛來飛去,也無甚拘束,自然也無人注意悟空。這島地界比瀛洲大了何止十倍,悟空不敢施展高明身法,又唯恐闖禁,只在人多處轉悠,聽了許多人談論,才知方丈島上,正中又有水面,水面上一座島中島,名做紫府洲,才是東華帝君居所。全島除紫府洲外并無禁地,只是那里不得隨意闖入。
悟空行了許久也未見千丈玉,便猜測此玉定在紫府洲上。他得了訊息,心中有底,便隱了身形,往方丈島中央紫府洲而來。
去紫府洲倒也有路,一道白玉石橋將紫府洲與外面相連,許多神仙不敢施展法術,只沿階一步步行來,在石橋外等候東華帝君覲見,這其中大多是要入仙籍等候東華帝君圣裁的,也有些有求于帝君的,自然個個神態恭敬無比。
悟空自然不會走路,他飛在天上一個個看去,竟在這群神仙中發現一個熟人,心中大為驚訝。豬八戒!他來此作甚?(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