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聲音,玉帝與王母面上露出驚喜神色,一起站起向門外迎去。東華帝君緊隨其后,也是滿臉恭敬神色。
這人不是別人,自然是道教三清中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此次他來,非是一人到此,身后還跟著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北天門蕩魔天尊真武大帝、西極玄元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三人。
王母喜道:“今日人可真齊了。”她口中說人齊,其實三清只來了一個,六御中缺了三人。不過靈寶道尊與元始天尊常年閉關(guān),若非極重要的大事,那是誰也見不著的。六御之中,東極青華大帝重傷之中,南極長生大帝不問世事,后土更是萬年不見。紫微、勾陳能同到瑤池中,其實已是極罕見的了。更別說還有一個論身份修為絲毫不弱于六御的真武大帝。
玉帝自然知道這幾人為何而來,天庭能主事者皆聚于一處,在此人心渙散、暗流涌動之時,更顯得極為難得與重要。
王母當(dāng)即令七仙女重整酒肴,什么龍肝鳳髓,熊掌猩唇各式珍饈百味自然毫不吝惜,絕品佳釀走馬燈似的端上來。
眾人坐定,自然是玉帝王母在上做了主席,老君等人做了客席。
王母滿面春風(fēng),先舉杯道:“眾位難得來此,君子有酒,酌嘗之。”
眾人道:“君子有酒,酌酢之。”然后一起舉杯飲盡了。
王母這杯是以主人身份敬了,之后玉帝又敬一杯,第三杯自然是老君舉鍾,稱作客謝。三杯飲過,自然便談到了正題。
除了東華帝君外,眾人心知肚明,今日之議,無論從何話題開始,終究還是為了合天一事。只聽王母道:“都不是外人,便接著方才說罷,方丈仙島一事,大家可曾聽說?”
如紫微、真武、勾陳等人天上地上均有眼線,孫悟空獨闖方丈仙島這事怎能不知,但一個個故作茫然,只道不知。
王母笑道:“既然都不知,便請東華帝君將這事再說一遍。”東華帝君于是簡略說了,這一次雖沒過分添油加醋,但心中自有怨念,說出來自然也是孫悟空的滿身不是。
王母道:“方才老君入門前似對此事略有疑義,不知是我聽錯了還是怎么了。”
老君道:“不錯,我剛到此,恰聽見帝君要那猴子去方丈仙島認(rèn)錯,如此處置,不妥!”東華帝君聽老君說不妥,心中稍有不快,但他以三清為尊,雖有不愉,臉上也不敢稍露半點。
王母笑問道:“有何不妥?”
老君站起身來,伸手展袖,先吟了幾句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也!”
眾人不知老君說這話何意,只覺這幾句頗有氣勢,老君又道:“世上未有教、先有道,人人有道,物物有道,是以有人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卻也有幾分道理。”
“我太乙玄門,雖講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但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敝則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孫悟空在方丈仙島胡作非為,我早已得知,他一身本領(lǐng)不知從何而來,但顯是我道門真?zhèn)鳎∫缘婪サ溃瑢嵞蒜枘娌坏酪玻〈耸拢疑罡胁环蓿」识?dāng)與之爭!”
東華帝君聽得迷迷糊糊,直到最后才明白,老君這是要為自己出頭了,于是狂喜,給老君深施了一禮,道:“弟子謝過道德天尊!”
老君擺擺手道:“此時謝我尚嫌太早,自有昊天上帝為你做主。”他說了一通,反將包袱踢給了玉帝。
玉帝一怔,聽老君的意思,是強力贊成東華帝君的做法,但憑孫悟空的性格及此時身份,要他來方丈仙島來給東華帝君道歉?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玉帝想了想道:“老君乃我道門之尊,他能體恤下眾,實乃我等幸事也,不知紫微大帝如何看此事。”他知道紫微幾人自然與老君一起來,自然是先通好了氣,他這一問自屬多余。但玉帝必要先看清眾人心思,才做決斷,這方是為帝之道。
紫微道:“老君所極是,然眼見此刻佛老以取經(jīng)為第一等大事,若擾了取經(jīng),恐怕此事便將牽扯過廣。”
紫微不慌不忙,也占了起來,接著道:“論起取經(jīng)一事,天下人盡知,乃是佛門過界行事!”說到過界這兩字,紫微聲調(diào)抬高,面色冷峻,自然表明了意圖。
“道門不爭,并未不敢不愿,實乃顧念眾生,此乃負(fù)陰而抱陽之理。佛門號稱普渡眾生,其實罔顧天下只為度己,實乃涸澤而漁也,但昊天上帝一聲令下,爭!我紫微宮愿攫其鋒芒,絕不退縮!”
玉帝聽了,眉頭皺得更緊,又問道:“玄天上帝,你——”
真武將酒杯在桌上重重一頓,道:“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