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已經確認,自己前世便是龍樹菩薩,他既知道,為何不先與自己說呢?自己方才詐了老君一次,才套出他真話,但老君明顯有些只驚不喜,莫非自己提早醒來,反而會有什么壞處么?
老君隱瞞自己是龍樹菩薩的秘密,是不是擔心自己覺醒太早,被別人發覺而對自己不利。老君知道自己有了法相之身,怎么還有此顧慮呢?
果然老君道:“悟空,你知道自己是龍樹一事,絕不能讓旁人知道,我也會緘口不,至多只和我兩個師兄知會一聲。此事事關重大,若叫旁人看出破綻來,恐怕與你大為不利。”
悟空裝作渾不在意模樣,道:“最多我棄了取經之念,變作法相之身,回齊天嶺逍遙去。”
老君鄭重道:“萬萬不可如此草率,你當你那法相便無敵了不成?麒麟當年都被人逼迫得走投無路,何況你乎?還有,靈明神猿之身必有大用,怎可輕易舍棄?”
悟空道:“龍樹究竟做了什么,能教老君都如此忌憚?”
老君道:“有關龍樹之事,我知之不多,與你說了也無益處。”
悟空道:“老君可真急煞我了。”
老君道:“若有益處,我自然會與你說,現在么,自然不是時機。”
悟空問道:“龍樹從龍宮取出來的,是什么東西,燃燈為何要將這寶貝放在真武處呢?”
老君一怔:“這你都知道了?”
悟空點了點頭:“老君即使不說,我也能猜出大半來,是不是佛教傳遍天下,與龍樹有莫大關系?”
老君臉色暗淡,垂目點了點頭:“不錯!”
悟空隱隱猜到些什么,在南海夢境之中,龍樹曾有志教佛法傳遍天下,看來之后定然是成功了。既然如此,當是對佛教大大有利,佛教自然不會難為龍樹,他自當活得好好的,不成佛也是菩薩,為教徒供奉才對。
而石猴自花果山生出來,龍樹自然是死了無疑。龍樹使佛法傳播甚廣,最大受害者自然是道教無疑,難道殺他的人,會是三清?悟空看老君神色頗不自然,越發信了幾成。怪不得老君避而不,有可能便是怕自己會誤會吧。
可是,三清信奉的不是道法自然么,一切順勢而為,怎么會出手如此直接,這可太不像三清的做法了。
悟空再想想真武,他也曾是佛教中大龍王菩薩,之后又轉投了道門,又被鳳凰相柳追殺……這中間,十有八九便有一個反目的過程。真武對自己向來關照有加,暗中授意四海龍王給自己法寶,是不是龍樹和真武一樣,也發現了佛教什么陰謀,而被如來滅口了呢?
悟空想了半天,終于得出一個結論,殺自己之人,非佛即道。再想了想,自己這番功夫卻白費了,這天下厲害人物都在佛道兩家,這個推論如同廢話一般。
老君沉吟了一下,忽道:“你可知道真武為何棄了佛教。”
悟空心中一動,老君居然用了個“棄”字,這么說,真武自然是主動的了,悟空道:“我哪里會知道。”
老君道:“這你該知道的,佛教起初對真武示好,之后又反要真武祖龍之血。哪知祖龍之血非比尋常,真武一滴也不愿給,如來便要強奪之,而后真武反目。”
悟空哦了一聲:“這倒也簡單得很。”
老君道:“所以我說你該知道。”
悟空笑道:“你便只說這么多了?真武之事乃是旁人事,我知與不知都還罷了,我自己的事你反而不說。”
老君道:“你到底要知道什么?”
悟空問道:“是誰殺了龍樹菩薩?”
老君想也不想,答道:“我只能說,殺你之人,非佛非道。”
悟空一愣,非佛非道,敢情自己剛才還真猜錯了。他剛要接著問,老君一擺手,道:“只說這么多,快走快走!”
悟空笑道:“你拉我進來,卻又趕我走。”
老君一瞪眼睛:“龍樹一事,莫與他人提起,平日也莫胡亂猜測!”
老君越是如此說,悟空越是好奇,但老君死活不說,他也無奈。
二人出了葫蘆,直往金皘山而來,老君只在云端叫了一聲,那青牛精便自洞中出來,先在山頂拜了幾拜,才顯出原型來飛了上來。
老君裝模作樣罵了幾句,便騎著青牛回兜率宮去了。
老君走了,悟空思緒還未定。老君不說,還有誰能知道此事呢?佛教中只怕許多人都知道,但自己誰也不識,如何去問?嘿,自己真是蠢笨,眼見便有當事人,自己還在繞彎子,這事真武定然知曉,自己何不去問他?
想起真武,悟空又想起了老君剛才說的,真武反目過程聽起來合情合理,如來要真武祖龍之血,只怕觸動了真武逆鱗,但實情真如老君說的那么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