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精校小說網 > 古董局中局4 > 第三章 三顧茅廬青花罐(2)

    第三章 三顧茅廬青花罐(2)

    我又細琢磨了一下,才發現奇怪的感覺從何而來。藥襄子是藥來的爺爺,而許一城把他稱為玄門師叔。換句話說,許一城比藥來、劉一鳴、黃克武都高一輩。這樣推演下來,我父親許和平和藥、劉、黃三位同輩,那……那藥不然、藥不是還有煙煙,豈不是我的子侄輩了嗎?

    這輩分可有點亂哪……

    五脈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不過明眼梅花同氣連枝,所以這一代代的輩分,排得很有講究。可為什么沒人跟我提過這事?別的不說,煙煙可是正跟我好呢,這不成了跟侄女談戀愛了嘛。

    我想了半天,最后得出一個結論:估計是我爺爺筆誤了,那畢竟是個手抄本。要真是輩分差那么大,五脈其他人早該提醒我了。

    我看了大半天,正在頭暈腦漲之際,藥不是推門進來了。他一臉疲憊,看來這一天也沒閑著。他放下手里的包,告訴我那件“三顧茅廬”蓋罐的下落已經查清楚了。

    我忙問在哪,藥不是冷冷一笑:“這事可有意思了。”

    原來借走青花“三顧茅廬”人物故事蓋罐的,不是藥家的人,而是青字門沈家,還是族長沈云琛親自開口。為這事,藥家還召集了一次家族會議,一致同意暫時借出。沈家按規矩送來了抵押品,打了借條,甚至連公證都做了,手續齊全。

    難怪藥不是二伯潛入別院時,抱怨說外人能借為啥自己人不能借。

    “那沈云琛為什么要借這個蓋罐?”我問道。青字門是玩木器的,怎么會來借瓷器?

    藥不是道:“有意思就有意思在這兒了。現在五脈不是在搞商業化嗎?沈家最積極。最近沈云琛在杭州搞了一個明清家具博覽會,大張旗鼓,想把仿古家具這塊做起來,所以要借‘三顧茅廬’蓋罐去充充門面。”

    瓷器和木器之間的關系很密切。古董家具的擺設很有講究,配青銅太陰,字畫又太輕,玉器金器又不宜多,只有配瓷器才最為自然。桌上瓷硯瓷盞,架上瓷瓶瓷雕,香幾瓷爐,屏風瓷罐,床上瓷枕,櫥中瓷盤。因此古董行當有句話,叫“瓷襯木,木托瓷”,兩者陳列,誰也離不開誰。

    沈家和藥家經常互相借器物幫襯,習以為常,并無可疑之處。青花“三顧茅廬”蓋罐是件罕有的寶貝,擺在博覽會大門口,檔次立刻就上去了,絕對是一件增光添彩的事。

    “除了‘三顧茅廬’人物罐,沈云琛還借了其他二十幾件,都是藥家珍藏的東西。估計她是暗中給了不少好處,才換得藥家這些人一致同意。不過她可不虧,這些器物價值連城,有話題性,在媒體上稍加操作,就能引起極大關注。”

    藥不是不懂瓷器,可是他懂商道,一眼就看穿了沈云琛的醉翁之意。

    經歷了《清明上河圖》事件,我體會到了媒體的威力有多大。沈云琛作為這一輩人里最有商業頭腦的,肯定是經過精心策劃,把每一件東西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這瓷罐是什么時候借的?”我忽然問。

    “半個月之前,現在應該已經運到杭州了。”

    我“哦”了一聲,這至少能證明,借罐這事跟老朝奉沒關系。半個月前,我和藥不是尚未碰面,更不知道人物五罐的存在。老朝奉不可能未卜先知,提前借走罐子讓我們撲空。

    藥不是贊許地點點頭:“這就是我為什么堅持,只信任自己挖掘出的線索。你終于也開始理性思考了。”

    得……什么話都讓他說了。

    確定沈云琛借罐跟老朝奉無關,接下來的事情很簡單。我們不需要占有那罐子,而是想近距離觀察下,只要去杭州看一眼,就得了。

    “那其他四個罐子,有下落嗎?”我問藥不是。藥家在瓷器行當人脈最廣,想探聽這種消息,只能靠他們的關系網。

    藥不是搖頭:“暫時還沒有,但過幾天應該會有回信。”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藥不是當即拿起電話,請酒店訂了兩張機票。時間趕得挺巧,晚上就有一趟。于是我倆沒耽擱,趕緊開始收拾東西。對于這種工作效率,我很滿意。我這人沒啥積蓄,能有一個土豪搭檔,做起事太方便了。

    “你書看得怎么樣了?”藥不是收拾到一半,忽然問道。

    “翻完了。”我簡單地回答了三個字,避免提及學習效果。

    “你可得抓緊時間學,我的直覺告訴我,未來決勝的關鍵,很可能就在瓷器的專業知識上。”

    “雖然你這么說,可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人家老師傅一年摸幾千件物件,幾十年才敢說鑒定,我光看這些,跟人家怎么抗衡?”

    藥不是眉頭一皺,抬起胳膊,帶著絲絲怒氣:“許愿,這是一場戰爭。吊兒郎當的人,一定會失敗。”

    我見他認真起來,懶得去捋虎須,連聲說:“好吧好吧,我盡量抓緊時間看,行了吧?”藥不是這才轉身,繼續裝他的箱子。他的行李箱里,除了西裝就是西裝,唯一例外的是一件淺藍色條紋的睡衣,對了,好像高興早上才穿過。

    “哎,對了,你跟高興到底怎么回事?”我的八卦心忽然開啟了。

    藥不是背對著我,動作停滯了一下,頭也不回地答道:“我們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只能互相祝福順利。”我嘖了一聲,覺得挺可惜,高興是個好姑娘。

    “兩個世界的人還睡一起?你再努力努力,說不定能追回來。”我說。

    藥不是道:“這次咱們的對手是老朝奉,沒必要把她卷進來。”

    “你就死鴨子嘴硬吧。”我揶揄了一句。不知為何,我的心里,突然沒來由地想到了木戶加奈。她歸國之后,我們再沒有聯系。不知道她在日本,現在過得怎樣。我下意識地朝窗外望去,外面夕陽如血,她的容貌我居然還記得清清楚楚。

    這次輪到藥不是望著我,一臉懷疑:“你不會也打高興的主意吧?”

    “想什么呢?!”我一口血差點噴出來。

    我們打點行裝,直奔機場,馬不停蹄地從北京連夜趕到杭州。這一路上什么波折也沒有,真是一個好兆頭。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天氣,可比北京濕潤多了。我一下飛機,頓時覺得鼻孔和喉嚨一潤,舒服極了。濕漉漉的小酥風一吹,渾身說不出的愜意。古人有詩云,“暖風熏得游人醉”,描摹得確實精準——真的是很容易就會醉。

    在古董行當的人眼里,杭州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從唐至宋,從元明至清,這一帶都以富庶繁榮而著稱,促進了豐富精致的物質生活,是江南文化的代表。所以杭州這地方,是江南文化圈的古董總樞紐,以明、清時代世家大族的生活、文化用品居多。什么字畫書匾、瓷章家具、佛像道寶、珠寶首飾,無不是精致細膩。若說品質達到宮廷級別的,可能不多,但平均水準要比其他地區高出太多——江南人會享受啊,要不正德、乾隆怎么動不動就下江南呢。

    有句話叫“金豫銀陜米江南”。河南、陜西是古玩重鎮,可稱金、銀;而江南的米雖然便宜,但不可或缺,走貨量大,利潤未必比前兩者小。因此擅長經營的古董行家,這杭州是一定要來的。

    沈家搞明、清家具展,選擇在杭州辦博覽會,再合適不過了。

    進到杭州市里,我問藥不是:“該怎么打聽博覽會的舉辦地點?”藥不是同情地看了我一眼,說:“這還用打聽?你的思維還需要多多訓練。”然后他走到旁邊報攤,買了一份當日的《錢江晚報》,第四版上赫然有一大塊廣告:“故國余韻——明、清家具博覽會兼珍品展”,地點在倉河下旁邊的浙江展覽館,開展時間恰好是后天。

    藥不是一抖報紙:“沈云琛辦這個博覽會,就是為了造勢,肯定花大價錢在各個渠道宣傳,唯恐別人不知道。若是咱們還需要特意去打聽,那她的宣傳策略就太失敗了。”

    我承認他說的有道理,可又忍不住提醒道:“咱們倆的行蹤,可是要嚴格保密。怎么在不驚動沈家的情況下接近罐子,你想過辦法沒有?”

    藥不是納悶地看著我:“這博覽會對外開放,誰都能去。咱們買兩張票,當普通參觀者進去看不就得了?”

    我臉一紅,決定不再講話。

    我們耐心等了兩天。開幕第一天不能去,人太多,而且有開幕典禮,沈家、藥家的長輩肯定會出現,我們被認出來的概率比較高。第二天參觀人數正常了,安保警惕性下降,我們活動的余地會相對大一點。

    我本打算趁著這難得的空閑時間,去杭州博物館或者西湖去轉悠一下。結果在藥不是的瞪視下,我只得乖乖留在酒店里,繼續攻讀《玄瓷成鑒》。

    博覽會開幕的新聞,我在電視上看了,規格還挺高。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杭州市的各級領導都去了,市長還特意做了講話。沈云琛就站在旁邊,雙手不停鼓掌,神采意氣風發。她是響應五脈商業化最積極的一個,也是最先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個。

    不過我跟著攝像機鏡頭掃了一圈,卻沒看到劉一鳴的身影。按說他是五脈之長,又是五脈商業化的幕后推手,這種重要場合應該出席才對。我想大概是年紀太大的緣故吧,那一代的老人,都在慢慢地淡出這個舞臺,歲月不饒人。

    新聞只有短短二十幾秒,我看完之后,恰好藥不是回來,手里還拿著兩件新買的中山裝:一件淺灰色,一件藏藍色。

    “明天我們穿著這兩件去,不會被發現。”

    “好家伙,穿上這個,起碼老上十歲。”我嘟囔了一句,挑中那件淺灰色的,“你要是再弄個軟帽,咱倆就更像政工干部了。”

    話沒說完,藥不是從懷里掏出兩頂灰土土的扁帽,我的臉色都變了。

    到了開幕第二天,我們倆一大早就來到浙江展覽館,等著排隊入場。

    浙江展覽館模仿的是北京人民大會堂,磚石結構,有一個正廳、兩個副廳,一共三層,結構對稱、高大,前后南北有兩個很大的廣場,很有睥睨天下的氣勢。路上聽司機說,這個館是六十年代末年完工的,當時的名字特別長,叫做“我們心中的紅太陽*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因為名字太長,杭州人一般都簡稱為萬歲館。

    這個展覽館最初的頂端,有一枚巨大的*的像章,像章后頭是個鐘樓。一到整點,鐘樓就會播放《東方紅》,所以有時候杭州人干脆叫它紅太陽。改革開放之后,這個展覽館面向企業社會,經常成為省內省外的工業品、日用品展銷會的場地,一九八九年還搞過一次古董珠寶展,轟動一時。我估計沈云琛的靈感,就是從這來的。

    此時排隊的人特別多,市民們甭管懂不懂,都想來看個熱鬧。我們倆排在正門,前面是一個巨大的充氣彩虹門,兩側都掛著好多五顏六色的氫氣球,旁邊是關系企業送的四十多個花籃。好多小孩高舉著雙手,哇哇直叫,跟過兒童節似的。展覽館的正面臺基是八根大理石立柱,每一根柱子上都用彩綢纏起,柱間吊懸起紙扎的大紅燈籠與橫幅。

    九點半準時開館,隊伍緩緩向里面移動。入口通道處,擱著兩尊仿制的青銅鼎。二十幾位身穿深紅旗袍的美女一字排開,旗袍都快開到大腿根兒了。檢票時,美女會甜甜一笑,用小手拿起鍍金小剪刀,在你票上輕輕一剪,然后柔聲說:“先生,您這邊走。”

    每一個進來的參觀者,都感覺自己是貴賓待遇。沈云琛這次,在細節上可真是下了大功夫。

    展館里面分成了幾個區域,一個是展銷區,一個是洽談區,還有一個是展示區。展示區的面積最大,占據了展館最中間的位置,所有真正的古董,都在這里頭擺著。

    展出的物件大多是明清古家具。木器我不算太懂,但也能看出來著實有不少好東西。比如鎮門的是一件黑漆嵌螺鈿描金平脫雙龍戲珠十屜柜,我記得這件是故宮館藏的,全國就這么一件,也給拿來了。好多人圍在周圍,俯身看柜上的雕紋。還有一件鐵梨木雕象紋翹頭案,是王世襄先生的收藏,從上海博物館里借來的,翹頭和堵頭渾然一體,居然是用一件獨料做出來的,這份功夫可是不得了。

    沈家的能量,可是真不小。

    場館為了搭配出古香古色的意境,這些家具的擺放不是簡單地一字排列,而是以黑漆屏風隔成一條曲折的通道。參觀者如身在迷宮,一眼看不到全局,只能沿著屏風前行,沿途經過一個個房間場景。

    房間的次序,也是依照過去大戶人家的布局,前堂、正廳、書房、宴廳、后堂、臥室逐漸展開,里面按生活習慣擺放著不同款式家具,仿佛主人正在這里生活。展廳非常寬闊,雖然參觀者很多,可一點兒也不顯得擁擠。

    我們倆假意看了幾件,開始東張西望地去找罐子。一路心不在焉地看過去,我們不知不覺走到展廳最深處。

    這里是一個單獨的展示區域,三面用雕蓮花格的黃楊木窗隔開。正中是一張獨板圍子羅漢榻,上面擱著張如意云頭紫檀炕幾,榻上還鋪了一件碎花湖皺面兒的條褥、一條大迎枕。這是個見客的布置,而且見的還是親近客人,可以直接上榻相談。后頭立著螺鈿侍女執扇八扇屏。在榻前放著兩件柚木嵌瓷心圓凳、兩件荷葉高腳六足香幾、一張五屏鏡臺,遠處還放著一個包銀斗櫥與黃梨木小茶架子。

    為了增添效果,香幾上擺著兩尊博山爐,里面真的點起了熏香。香煙飄裊,繚繞之間透著世家大族的富貴之氣。

    看得出,這是展廳最核心的一部分。整個布置雍容華貴,還特意用了頂燈垂照,更顯得氣度非凡。

    眼前擺出的這些家具,恐怕個個都有來歷,只是我看不出其中玄機。唯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布展者把明、清兩代的物件混雜在一起,整體看起來不那么協調。

    明代和清代的家具之間的風格差異挺明顯。明式木器造型簡約,典雅質樸,幾乎沒什么裝飾,看起來清爽利落;清代家具厚雕重飾,有繁復之美,但比明式要臃腫浮華。

    兩種家具擺在一起,正如瓷器里的雍正瓷和乾隆瓷,風格差異太大,連藥不是都能看出不協調。真不知道沈家是怎么想的。

    當然,我們真正的注意力不在這,而是在羅漢榻和八扇屏之間的空隙。那里擱著一個青花大蓋罐,高度和腹寬都差不多三十厘米。它的底部明顯被墊高了很多,在這一堆紫檀木、黃花梨的家具中顯得分外搶眼。

    我和藥不是對視一眼,同時朝那邊靠去。可惜前頭有一根粗紅繩給攔住了,還掛著一塊牌子寫著“禁止入內”,只能站在外頭看。左右兩個安保人員,看得很緊。

    沒辦法,我們只能盡量湊近,把身體壓向繩子,踮著腳去看那罐子的細節。

    那青花罐的頸部是水波紋,肩部是纏枝牡丹,在最寬闊的罐腹,繪著三顧茅廬的人物圖:諸葛亮羽扇綸巾,盤膝坐在松下,旁邊一個童子捧琴而立,另外一位童子做稟報姿態。在另外一側,劉備在柳樹下恭恭敬敬躬身等候,關羽張飛面帶不忿,似在悄聲交談。在更遠處,周倉扛著青龍偃月刀,正牽著赤兔馬往前走。

    諸人神態惟妙惟肖,畫工相當精致,執筆的是個丹青高手。

    兩個罐子除了人物圖不一樣,款式幾乎一樣,都是豐肩圓腹,寬淺圈足,而且上下紋飾完全一樣。我回想了一下,發現從筆觸來看,施釉的畫風和鬼谷子下山罐如出一人之手。可以判定,這兩個罐子,必然是同手所勾,同窯所出,同屬一套。

    至于這個罐子的真偽,不必多說。它的釉面泛白,但積釉處發青,這是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繪制的,極難做假。這不是我在炫耀學問,是剛從《玄瓷成鑒》里學來的小技巧,現學現賣而已。

    我們還想往前靠,保安立刻走過來喝止。我們倆沒辦法,只好拿起相機——好在這個他們不禁止——嘁里喀喳拍了幾十張照片。

    我們拍夠了照片,又去找解說牌。這次因為要面向不懂古董的社會大眾,沈家在每一件家具或文物旁邊,都細心地放了一個解說牌,上面有名字、年代和簡單的介紹。在行家眼里,這介紹寫得太簡略,但對普通人來說,足以讓他們知道這東西有多珍貴。

    這個罐子的名牌上,寫著:青花“三顧茅廬”人物圖罐,明代。然后說了一堆做工如何如何精致、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話。

    我忽然很好奇,藥家人為何把它斷定在明代呢?

    還有,老朝奉麾下以山頭來分,衛輝那邊的老徐,是鬼谷子山頭的,那么會不會也有一個山頭,叫作茅廬或者諸葛亮?其他三個罐子,是不是也各自代表一個山頭?老朝奉為何對這幾個罐子念念不忘?

    無數疑問,紛沓而出。我手扶隔繩,眉頭不期然地皺在了一起。

    我在琢磨這個之時,藥不是正板著一張臉,觀察四周的環境和擺設,有時候還舉起相機,對著安保人員和天花板拍上幾張,跟間諜似的。

    我們倆正忙活著,周圍的參觀者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幾隊中小學生,讓老師帶著排成一隊往前走。這些學生嘰嘰喳喳吵鬧得很,老師隊前隊后忙活著管孩子。忽然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子一貓腰鉆過繩索,朝里面跑進去。旁邊個胳膊帶兩道杠的小女孩大喊:“老師,王小毛又亂跑了!”

    老師回頭一看,登時嚇得臉都白了。這些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古董,萬一真給那調皮鬼弄壞一件,可不得了。她不敢過繩,杏眼直瞪,聲音都緊張得變形了:“王小毛,你快給我回來!”

    那個叫王小毛的小孩聽到老師叫喊,猶豫了一下,但沒有停下腳步,還是朝前跑去。安保人員也慌了神,想要準備跨過繩索,去把他揪回來。

    忽然一個黑影猛然從我眼前躥過去,比安保人員速度還快,三步并作兩步,伸手去抓王小毛的衣領。王小毛一矮身子,往羅漢榻旁邊躲,黑影似乎算準了他的逃跑路線,提前把身子橫移過去,一下子把他給提了出來。我定睛一看,居然是藥不是。

    藥不是沉著臉出來,把王小毛往地上一丟。老師跑過去,提著他耳朵尖聲訓斥。王小毛仿佛受了極大委屈似的,就地躺倒,放聲大哭。他的同學們都聚攏過來,七嘴八舌,還有不明真相的群眾指責大人欺負孩子,現場一片混亂。

    “看不出你身手如此敏捷,可以去拍武打片了。”我戲謔道。藥不是卻沒有開玩笑的心思:“這孩子有點不對勁。”

    “嗯?怎么?”

    “一般孩子頑皮,都是漫無目的地亂跑。可這孩子一翻過隔離繩,直奔羅漢榻那邊。再說,一個小孩子,就算他再調皮,若聽到老師喊他回去,多少會有點猶豫吧?可他反而跑得更快。”

    “難道他別有目的?”我順著藥不是的思路想了下去,把自己嚇了一跳。

    “沒錯,他根本不是瞎跑,他的目標,是那件‘三顧茅廬’人物蓋罐。”

    我回想了一下剛才的過程,果然如此,那個王小毛從一開始就是跑成了一條直線,終點正是屏風與羅漢榻之間的蓋罐。想到這里,我不由得驚道:“難道說,這孩子是打算偷罐子?”

    話一出去,我發覺不妥。眾目睽睽之下,一個小家伙怎么可能偷走這么大的罐子。就是讓他隨便拿,他也抱不走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在线免费观看色片|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自拍|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直播|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国产 |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acg全彩无遮挡口工漫画网址| 打扑克又痛又叫原声|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2023av在线播放| 大香大香伊人在钱线久久下载|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日本年轻的继坶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永久看一二三四线| 免费乱理伦在线播放| 精品欧美同性videosbest|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做受视频60秒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