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頭覺得這干兒子要不成了,他厚著臉皮帶著他來拜訪,他還敢提要求?
沒想到趙振國湊到聶老耳邊嘀咕了幾句,聶老居然笑著點點頭...
回家的路上,吳老頭一直在問趙振國提了什么要求,趙振國笑而不語,把吳老頭氣的差點沒把鞋脫下來抽他丫的!
趙振國讓吳老頭先回家,自己去新房子那里看看。
他到的時候工人都正忙著,見他進門打量兩眼又收回視線,繼續手頭的活計。估計是見多了來看熱鬧的人。
包打聽笑著走了過來,“排水做了些了,內外墻也修好了,線路什么的有點麻煩…不過也快了,月底應該能完工?!?
其實正常修,用不了那么久,但趙振國拿出的施工圖太細致,慢工才能出細活。
另外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了,裝修公司和包工頭并不好找。
能做裝修的公司都是國企,有能力組織裝修人員的領隊也大多是國企人,他們一般只面對大客戶,做酒店飯店行政樓這些,私人的裝修需求少,也給不出價格,所以私人裝修這個行當幾乎不存在。
其次,裝修材料也不好買,高級一些的飯店像北京飯店這種涉外飯店都是從國外進口材料,價格也不低,私人裝修的選擇實在有限。
再就是觀念問題,現在人刷刷墻打掃打掃就算“裝修”了,只要房子能住,也不認為有花大心力裝修的必要。
不出意外他們要在這里住很多年,不說趙振國受不了湊合,他也不想委屈了宋婉清。
“大家辛苦了?!壁w振國掏出煙散一圈。
大前門,包打聽平時抽的是這個,工人們的笑容就真誠多了,等聽說趙振國是房主,裝修公司那邊都派人過來搭話,說他們的設計圖畫得極好。
趙振國笑笑,和對方聊了起來。
其實他可以畫得更好的,畢竟他見過更好的,但他盡量在保持建筑面貌的前提下改得更便利。
房子其實不小的,正房五間,東西廂房都是四間,倒座房面積也不小,
院子里也寬敞,到時候在院里放上躺椅桌凳,喝茶賞月都便利??粗闹艿拈L廊,他已經能想象以后在廊下穿梭、和媳婦一起賞雨賞雪的情景了。
...
趙振國還沒離開新房,王新軍就找了過來,他去吳家給趙振國送機票,聽說人去新房子那邊了,索性就開車過來找他。
王新軍問他用不用打家具。
那肯定需要啊,而且照趙振國的意思,全安排紅木才好。
如今紅木價格還很低,除了楠木稍微為人所知以外,紫檀都不算是貴重品,只能算是好東西罷了。
一把紫檀椅子三四塊錢,一面墻的博古架也就六七塊錢的生意,在潘家園琉璃廠這些地方私下就有交易的,就是走“官方渠道”,也不會貴到哪里去。
譬如一張紅木茶臺,放在三四十年后,售價或許能到數十萬元甚至更多,但在當下,也就是百元稍高的水平,就這還得加上層層渠道吃掉的利潤和消耗。
畢竟運輸需要金貴的卡車、汽油,還有銀貴的司機,長途跋涉運到京市,還是值些價格的。
只是比起后世動輒數萬,數十萬,偶爾還會破百萬的價格,那就不足為道了。
除此以外,現在的木工也極便宜,尤其是能雕會刻的匠人,若是放到三十年后,都是能拿百萬年薪的大師,就目前的市場…即便是把半人厚的紅木雕得比花還美,工錢也不過百元。
用“慈善”形容都不為過。
若是沒有心理負擔,或者想做收藏用,完全可以私下去收古董紅木,只要稍稍加點錢,二道販子半天就能收滿幾間房的老家具。
趙振國是沒有心理負擔的,但也知道不能太高調,當然,就時代背景來說,現在用紅木并不算出格,這會兒最有格調的是西式家具,等改革開放后,世人從各種渠道知曉外國的生活,這股勢頭只會更猛,到時紅木家具也更好收。
他明白身處一個時代就要明白時代的生存法則,改革前夕一向是最動蕩、流血最多的。
他比如今的任何人都知道往后十多年社會的激蕩起伏,時代的激流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