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觀的道士在那里給告狀的平民布粥,當日被無故牽連的道長林池也蹲了大獄,好在經過審理,得知沒有參與謀反,但還是因為提供丹藥被皇帝怨恨上了,要蹲上三年。林池在獄中把白云觀移交給了師弟陳濟,只有一直暗中與沈輕舟他們籌謀對付嚴家的陳濟才能保住一觀道友。
排隊等待遞狀子的人們相互議論時實在怒不可遏,就會拾著爛菜葉和稀泥去沖擊嚴府。
曾經門庭若市的嚴府變成了一座荒園。嚴梁放的那把火連燒了兩座樓,附近的人總說里頭鬧鬼,因為被查抄時官府只抓活人,清算完畢之后,沒有一個人想到、或者愿意去處理還停放在靈堂里的嚴夫人的棺材。
再后來官府封了這座園子,許多人從嚴家逃出來的下人口中得知嚴家多么奢侈豪富,趁夜偷偷爬墻去看了看,一無所獲,最后是被靈堂里傳來的惡臭薰得倒退了出來。
他們說棺材還在那里,但不知誰把棺蓋揭開了,擼走了所有的陪葬品,只剩下尸首孤零零在里頭,靈堂里外到處是橫行的老鼠,蛆蟲,和蒼蠅。
從此再也沒人進去過。
緊接著就是給多年前蒙冤受死楊家平反。
嚴家在時,縱然朝堂上下的文人義士許多都知道楊家是被害死的,可民間依然被瞞得死緊。
除了深受切膚之痛的那一部分人,絕大多數的老百姓總是容易人云亦云,嚴黨把持了輿論,于是天下人都認為楊廷芳是罪有應得的大奸臣。
楊廷芳是個直臣,并非圣賢,或許總有不完美之處,但又豈能與掩沒的光彩相提并論?
他坦蕩,忠正,無論如何評說,都上對得起天地,下對得起黎民。
決定給楊家請愿重審案件的那一日,以沈博和陸階為首的官員朝滿了整個乾清宮。
而在宮門之外,也有成百上千的讀書人跪下請愿。
案件審理的很快,半個月就出來了。
楊家沉冤昭雪。
沈博幾次看著一天到晚拉著謝誼對嚴家下場幸災樂禍的沈追欲又止。
最終他還是對這個沒心沒肺的孩子閉上了嘴。
只不過在圣旨將冤案昭告天下,同時又追封楊廷芳為恩毅公的時候,沈博帶著他去楊公墳前敬了幾杯酒。
也讓他喊了爺爺。
而沈追就像當初被帶著到祠堂里喚沈夫人為母親的時候一樣,乖乖的喊了聲爺爺,其余什么也沒有問。
沒心沒肺不見得是壞事,當初楊夫人臨終遺愿就是讓這個孩子平安康健的過完一生,就讓他這么快快樂樂的下去未必不可。
但陸珈那丫頭顯然有不同的意見,每一次私下里聊到這個話題上時,她都不怎么說話。
不過沒關系。
來日方長。
也許時間會幫他們做出最好的選擇。
繼楊家的案子平定之后,又接連好幾樁冤案獲得重審的機會。
很多平民百姓眼中認定的奸臣壞人,都被顛覆了。
時間一長,于是也有人提到了過去多年來,皇帝下旨辦過的大案,捉拿過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