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需要羈縻制度!”
李祺斬釘截鐵地開口道!
“不管是遼東,還是貴州,亦或者云南!”
“貴州可趕苗拓業,遼東可血腥屠戮,云南則改土歸流!”
“大勢在即,任何不愿歸順大明王朝之人,都只會被碾成齏粉!”
聽到這些話語,連太子標都變了臉色。
因為李祺提到了一個血腥政策,那就是此刻正在貴州進行的趕苗拓業,由宋國公馮勝親自坐鎮主持。
所謂“趕苗拓業”,顧名思義,就是指“蠻地”的少數民族地方,隨著中原勢力的深入,漢族官兵的入居,少數民族被趕往更偏僻的地區,原來的蠻地被漢族勢力占據,設立郡縣直接管轄。
中原王朝漢族勢力大規模地殺入苗疆,期間爆發了大量暴力沖突和中央統一指揮的武力征伐,整個過程都是以兵剿為主,安撫為輔。
臣服,還是死亡,亦或者抄家滅族!
大明在開拓云貴疆土時,罕見地體現了鐵腕手段,堅定執行了血腥鎮壓的國策!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大量苗民被殺,苗民土地被侵奪,苗民被從土地肥沃的盆地驅趕至深山。
中原王朝與地方土司合作,對苗民的剝削更甚,給苗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而執行此血腥國策之人,正是負責坐鎮貴州的名將馮勝!
改土歸流之策,看似英明,可這條國策根本就行不通。
因為云貴之地山林密布,這些蠻夷苗民群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根本就不聽從朝廷號令!
中央朝廷得知消息后,李祺當即進,老朱果斷下令采取這“趕苗拓業”的血腥國策,先將這些不愿服從的苗民驅趕到一起再說!
苗疆腹地的炊煙化作沖天火光,蠻夷的哭嚎混著明軍的戰鼓,將肥沃的盆地染成修羅場。那些被驅往深山的苗民,拖著傷痕累累的身軀,在瘴氣彌漫的密林深處,詛咒著這來自中原的鐵蹄。
顯然這等血腥國策,自然與儒家仁恕之道截然相反,所以此刻正有大量文臣士大夫爭相上奏彈劾攻訐馮勝。
沒想到李文和毒計一出,竟再生一計。
說實話,太子標不太樂意這么做。
因為……沒有必要!
朝廷之所以在貴州之地施行趕苗拓業的血腥政策,那是因為貴州一直都是華夏王朝的疆土,而此刻盤踞著大量不聽從中央朝廷號令的苗民,所以朝廷才會這么做,說白了只是為了穩固朝廷在貴州的統治。
但是云南之地,有沐氏坐鎮,其實是否推行“改土歸流”國策,差別都不是很大。
就算你削廢了那些土司,他們還是可以依仗威望成為地方貴族,或者說類似于大明境內的士紳縉紳,地方百姓仍舊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而云南還是在沐氏的控制之下!
只不過“改土歸流”這種比起“趕苗拓業”更加溫和的方式,朝廷倒也可以接受,士紳縉紳也可以接受,而且耗時良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但是李祺提出的遼東“血腥鎮壓”之策,大部分人都不認同。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遼東現在即便局勢不寧,但是至少在可控范圍之內。
一旦你這么做了,激起了遼東民變,那些蒙古人和女真人再次叛亂,到時候遼東局勢就會徹底崩壞,朝廷也不得不派遣大軍前去鎮壓,這不是得不償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