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淵本來還以為只是難民劫糧,見得護衛被砍殺,瞬間明白,難民之中混入刺客,竟是要取自己的性命。
護士被砍倒地,另外兩名護衛雖然反應過來,立刻揮刀砍過去,卻立馬被對方纏住。
一名刺客趁機竄上前,沖著秦淵顯出獰笑,根本不猶豫,大刀向秦淵脖子斜劈過去。
也就是在這一瞬間,從旁一道身影飛過來。
刺客眼角余光瞥見,手上一頓,扭頭瞧過去。
卻見到那身影是從馬背上躍過來,身在半空,宛若鷹隼,一把大刀帶著寒光直劈下來。
刺客駭然變色,反應也是迅速,迅速抬臂,抬刀格擋。
只聽得一聲脆響。
刺客手中大刀瞬間從中斷成兩截,對方的刀勢不減,臨頭劈下,將刺客腦袋砍成兩半。
出刀之人,自然是魏長樂。
魏長樂本在白菩薩身邊,看到混亂場景,卻猛然醒悟,如果只是為了阻止使團北上,幕后之人這一招看似陰狠,但作用卻不一定很大。
畢竟糧食被劫,使團完全可以掉頭返回懷仁縣,重新補充途中所需的物資。
而且使團禮品被劫,發生在塔靼的領土內,反倒可以向塔靼人質問。
既然這一招不能徹底阻止使團北進,卻還是費盡心思,蠱惑難民襲擊使團,那就只能是另有目的。
他一瞬間就想到兩位欽使。
焦巖是躺在改造的馬車內,作為正使,馬車便有四名甲士護衛,而且因為有帳篷遮擋,很難發現欽使在里面。
反倒是秦淵,錦袍在身,和使團其他人的裝束完全不同,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秦淵必然是隊伍中的特殊人物。
他遠遠看到秦淵的身影,甚至敏銳察覺到有數名難民正往秦淵靠近,便知事情不對,催馬趕過來。
也幸虧反應及時,生死之間,卻是救下秦淵一條性命。
秦淵死里逃生,驚魂未定。
雖然魏長樂斬殺一名刺客,但另外三名刺客卻并未放棄,其中兩名刺客纏住那兩名神武軍士,另一名刺客奮不顧身沖向魏長樂,揮刀向魏長樂砍過來,意圖先殺魏長樂,再除掉秦淵。
此人出刀極快,身手確實不弱。
大刀砍過來,魏長樂卻已經抬刀擋住,不等對方變招,抬起一腳,狠狠踹在了那刺客的腹間。
魏長樂的刀法未必有多了得,但他的力量卻是恐怖異常。
這一腳踹過去,正中刺客小腹。
那刺客頓覺小腹似乎被巨大的鐵錘狠狠砸中,巨疼鉆心,而且身體向后直飛出去。
也正是魏長樂的阻攔,幾名刺客未能得逞。
而附近的軍士們發現這邊情勢不對,早有十數人撇開難民,紛紛沖過來。
比起糧食和禮物,兩名欽使的性命自然更加重要。
被踹飛的刺客撞在一名難民身上,爾后重重落地,沒等他掙扎起身,早有兩名軍士撲過來,將其按在地上,順勢奪下他手中刀。
其他人則是撲上前,圍攻剩下的兩名刺客。
那兩名刺客見事情功虧一簣,而且眾多軍士圍上來,也不猶豫,轉身便要逃開。
忽聽得號角聲響起,雖然隊伍混亂嘈雜一團,到處都是喊聲,但那低沉的號角聲卻還是遠遠傳開。
有人循聲望過去,只見夜色之中,一隊人馬出現在附近。
那隊人馬都是披著斗篷,頭戴斗笠,騎在馬背上,當先佇立一騎,后面數十名騎兵呈弧形散開,更有一人舉著一面旗幟,夜色之下,一時看不清旗子上面到底是什么。
很快,便見那隊人馬中有火把舉起,火光之中,終于能夠看清楚那面旗子。
黑色的旗幟上,卻繡著一只純白色的馬頭。
“馬頭旗!”有難民驚呼出聲,“是馬頭軍,馬頭軍來了!”
本來正搶奪車輛的難民們竟然都停下來。
甚至已經有不少難民歡呼著,向馬頭旗跑過去,距離那隊人馬幾步之遙,那些難民竟然跪倒在地,紛紛磕頭。
魏長樂自然也是看到。
他見過馬頭旗。
當年云州鐵馬營的旗幟上就是馬頭旗。
不過鐵馬營那面旗幟是黃底黑馬,而此時出現的卻是黑底白馬。
難民們叫喊馬頭軍的時候,魏長樂就想到傅文君提及過,云州目前最有實力的三支義軍,其中一支正是馬頭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