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府。
    十一口棺材整整齊齊地擺回靈堂里。
    靈堂里燈火通明,顧家滿門女眷,包括生病的顧傳義,都安靜地站在里面。
    顧惟墉被林氏扶著走出來,老邁的他,步履蹣跚,已沒了走路的力氣,全仰仗林氏的攙扶。
    他揉揉小傳義的腦袋,欣慰地稱贊一句:“好孩子,曾祖父為你自豪。”
    小傳義抓住這只枯槁的大手,把臉頰貼了過去,一字一字地道:“曾祖父,傳義已經長大,傳義會一直做讓曾祖父自豪的好孩子。”
    顧惟墉頷首,蒼老渾濁的雙目看向眾人,最后定格在顧明舒身上。
    在這里的每一位孩子,都曾被他敦敦教導。
    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未辜負他的期望。
    顧家,不會倒。
    他說:“好孩子,你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接下來還有更多的艱難,道阻且長,你們可有信心?”
    眾人異口同聲:“有!”
    顧惟墉點頭:“如此,你們先回去吃飯睡覺,明舒與沈氏留下。”
    眾人心底也明白,休息在此刻的重要性,更明白老爺子有話要同二人說,于是便安靜地退了出去。
    靈堂里,只剩下顧明舒與沈氏。
    林氏想要扶顧惟墉坐下,卻被他拒絕了。
    他站在兒孫的空棺前,一如從前,還是那棵屹立不倒的大樹。
    他道:“人選,我已經想好了,就由明舒帶領六位嫂子和傳義前往,沈氏與其他人留下。明舒,你可知祖父這樣做的原因?”
    顧明舒點頭:“留在京城的人,命運都緊緊地系在此次出征的輸贏上,與顧家同生死共存亡。”
    “幾位嬸嬸嫁入顧家日久,早已在顧府生根發芽,顧家遇到這樣的事,她們無法獨善其身,只能留下。”
    “五位妹妹是顧家人,她們亦不能在覆巢之下得以保全,但她們本身柔弱,就算到了疆場也無法適應,也只能留下。”
    “祖父讓我帶嫂嫂們與傳義前往邊疆,是想尋找機會將她們送往一個安全的地方。”
    “如若北征一切順利,則能保住全家,若是不順利,我戰死沙場,而陛下問罪顧家時,至少在不為人知的地方,他們可以更名換姓,好好活著。”
    顧惟墉話語艱澀:“是,若成了,保住全家,若不成,顧家傾覆之時,至少還能留住她們一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