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安問老張,后來給那人舉報了沒。
老張深吸一口煙,吐出眼圈,郁悶說道:“沒,那人說什么這是林場的拖拉機,說是一把手叫他開的。還真拿出證明了,咱做保衛科的也不敢說啥啊。”
他是保衛科的普通科員,年紀一大把,也是老領導過去給他打標本的活兒,一來二去又可憐他年紀大,腿腳有老寒腿,才特別將他招進保衛科,也就是給他圖個清閑,回頭等內退。
他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瞅完證明也就放他走。
他說道:“這小伙子姓徐,在咱屯里少見,應該是城里來的。”
姓徐的有證司機?李居安想到一個人:“徐達?”
“挨,小李炮你知道這個人?”
李居安內心冷笑。他能不知道徐達?他可太知道了。上一世徐達和林梅相親,提了禮進林家辦了酒席,后來徐達對林梅拳打腳踢,他在南方知道后追悔莫及。
司機咋了,司機手握方向盤,在興安嶺山里就了不起?
得嘞,還真是了不起。他想到等交了標本,林場就能給他辦出駕駛證,讓老師傅給他簽字,掛靠單位,心里等不及。一本駕駛證的好處,在這年代可是再多錢都換不來的。
兩人聽說李居安要建房,給他介紹了屯里的工人陳大爺的叔伯陳向前。早年陸家老宅翻修,也是陳向前領著一群工匠修的,模樣挺好,建的也板正,在屯里很有口碑。
李居安“挨”一聲應下來。
他記得,在分田到戶后,地還是那些地,人還是那些人。但自主經營激發了屯親的積極性。在很短時間里,屯里鄉間換來了滿眼的嫩綠、還有滿目的金黃。糧食增收,社員們口袋里不再緊巴巴,大量茅草房變成了磚瓦房。
他要給李家蓋起全村第一間樓房。
他知道等五年后,富裕的勞動力會讓村上的集體經濟更強。到時候屯里,鎮上先后會出現大量石膏板廠、助劑廠、眼鏡廠、化工廠、墻板廠、銅線廠、印刷廠。他儲蓄第一桶金后,會進入這些行業,真正的走政策允許的大道,讓李家屯成富裕村。
老秦聽說他打算投資這些廠房,大吃一驚,說道:“萬一虧了咋整,能干成不?”
李居安哈哈大笑,說道:“能成。進得早,準能成。”
老秦還是擔憂,說道:“萬一虧了,不就打水漂了。這些錢也是咱們打獵辛辛苦苦攢下來的,一張皮毛一張皮毛賣出來的血汗錢,要是沒了以后咋有保障。”
李居安知道他說的是老錢那趟事,說的是老錢女婿被人騙光了老錢打下來的皮毛,還被人偷錢,弄了個傾家蕩產。他摁滅煙頭,吐出嘴里的煙圈,說道:“放心吧,跟著我干,保準不會虧。”
他這么說,老秦也豪爽喊道:“得嘞!兄弟以后發財帶我一個,我跟你投。”
元宵節還有兩天,這幾日林場等國營單位都放假,工人不上班。